《气候学报》-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南大洋气候变化研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在《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影响因子3.6)2007年7月号(20卷14期)发表了南大洋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南极平流层臭氧损耗与南大洋海表风应力在近20年的显著增强趋势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杨小怡是黄瑞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教授、南海海洋所客座教授)与王东晓研究员联合指导的南海海洋所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从事中高纬度气候学研究。这也是南海海洋所首次在《气候学报》上发表论文。 近二十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使南极臭氧量大幅度减少,春季出现的臭氧空洞可导致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增强。论文结论指出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异常通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耦合过程以及与南半球环状模相对应的中纬度经圈环流异常和波流相互作用机制向下传播到大气边界层,从而触发南大洋表面风应力的增强趋势。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科技部973课题(AIPO)的联合资助。......阅读全文

《气候学报》-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南大洋气候变化研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在《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影响因子3.6)2007年7月号(20卷14期)发表了南大洋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南极平流层臭氧损耗与南大洋海表风应力在近20年的显著增强趋势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杨小怡是黄瑞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

海洋生物研究佐证气候变化

  海洋状态国际项目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再次为联合国气候变暖研究提供了论据。25名科学家们经过为期3天的讨论认为,不远的将来海洋生物将面临着大面积灭绝的危险。   全球气温升高、海水酸性化以及过度捕捞这三个原因会导致海洋中大型动物的食物减少,意味着生物将会因缺乏食物而大面积死亡。   目前,

海洋如何影响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30.shtm 从浩瀚的宇宙鸟瞰,地球呈深邃的湛蓝色,那是占其表面积70%以上海洋的颜色。 海洋,是风雨源泉,是巨大的“调节器”,对稳定气候至关重要。然而,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气候声明,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启航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启动,“创新一”号、“创新二”号和“科学三号”、“实验2”号四艘海洋科考船分别从青岛、烟台与广州同时启航,对渤海、黄海、长江口及珠江口海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调查,为开展生态灾害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

中科院:海洋生物cDNA分析

  造礁石珊瑚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 研究其重要功能基因对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指示意义,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取了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总RNA, 通过RT-RCR得到 cDNA, 并以 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 test

新研究揭示海洋气候平均态对比证实全球海洋升温

  全球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积聚热能并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径向热输送,是维持地球系统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海洋由于比热容比较大,对大气层的变化反应较为缓慢,也调节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海洋气候平均态是物理海洋研究和海洋模式初始化、地球化学和生物应用

中俄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9月21日,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俄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挂牌成立。该中心是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加深背景下成立的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平台,标志着中俄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中俄

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

日前,一场聚焦亚太地区蓝碳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13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什么是“蓝碳”?近年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家研究蓝碳?它和低碳经济有何联系?我国的蓝碳研发现状又如何?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海水中的“空气净化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出版《计量海洋生态学》

  近日,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王友绍编著的《计量海洋生态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了解,计量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中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该书以计量海洋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对我国热带(如西沙)、亚热带(如大亚湾、珠江口)以及大西洋(西北臂)典型海域环境与生态学变化特征

全球海洋及陆相气候记录网建成

  英国《自然》杂志5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德国科学家建成了全面的全球海洋及陆相气候记录网,发现从末次盛冰期以来,全球气候多变程度下降至之前的四分之一,赤道和两极的气温差异缩小亦与气候多变性降低有关。这表明,随着北极变暖加速,多变性会继续减小。  气候多变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全球均温

缓解气候变化政策可避免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是指地球上的海洋因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导致自身pH值持续下降。1751年到1994年间,海洋表面的pH值估计从大约8.18下降至8.1。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套全球气候变化缓解政策,比如规定全球排放峰值到来的年份等,将给未来海洋酸化带来的不同

气候变化使海洋浮游植物大幅减少

  加拿大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由于气候不断变暖,全球海洋上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大幅减少,这个趋势如得不到遏制,将对海洋食物链和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899年以来的海洋植物考察记录,统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几

气候变化可能使致命海洋“寒流”更频繁

提到气候变化,人们通常会想到变暖以及极端高温。变暖的海水,导致大量海洋生物面临死亡威胁。而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的研究却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与水下寒流有关。这听起来似乎与海洋热浪席卷全球的现状有些矛盾,但它确实发生了,而且这样的事件似乎越来越常见,可能给海洋生物带来致命影响。据《科学》报道,

中科院海洋所卡拉胶海藻课题列入国家海洋公益项目

由中科院海洋所刘建国研究员主持,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单位参加 “高产卡拉胶海藻的规模栽培、高值加工与近海环境治理新技术示范”课题,日前列入国家海洋公益项目,这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首次获得国家海洋公益项目立项课题。 这一课题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主持,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单位参加。课题拟开展热带产

中科院海洋所荣成蜊江海洋蔬菜研发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7月6日,中科院海洋所-荣成蜊江海洋蔬菜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启尧,荣成市副市长王洪晓,农业部渔业局科技处副处长王雪光,威海市科技局局长高同璞,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鸣等领导出席,50余位企业负责人与养殖户参加了仪式。  

全球海洋监测网数据监测为全球气候把脉

法国研制的新型浮标“Deep Arvor” Argo全球海洋监测网示意图   近年来,全球围绕气候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科学家仍难以准确预测各种极端天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和升温幅度也存有较大争议。这一方面是囿于地球气候异常复杂,难以预测;另一方面,气候研究仍缺乏系统详实的气象数据资料。

臭氧空洞发现者痛批全球温室气候行动过缓

  1985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当年发现地球保护层――臭氧层的研究小组领头人警告:全球领导人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保护地球环境。  在发现臭氧空洞25周年庆上,乔・法尔曼(Joe Farman)博士说道,地球环境仍然从各方面受到人们不计后果的破坏。  他

科学家揭开全球变暖南极海冰反增之谜

一头豹海豹捕猎间隙在南极海冰上休息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不过这一趋势可能很快会被逆转,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不久将加快。海冰增多缘于自然进程  据领导实施

中科院海洋所破译海参基因组

  记者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13日在线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课题组和相建海、李富花研究员课题组主导,天津生物芯片技术公司、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单位合作,由张晓军、孙丽娜、袁剑波等青年科研人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协力完成的研究论文“The sea c

中科院最新文章:海洋生物cDNA分析

  造礁石珊瑚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 研究其重要功能基因对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指示意义,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取了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总RNA, 通过RT-RCR得到 cDNA, 并以 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 test

气候模型显示金星上从未有过海洋

  金星是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被视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同样主要由岩石物质组成,含有一些水,并有大气层。金星上是否曾经有过海洋,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瑞士日内瓦大学和瑞士国家行星能力研究中心(NCCR)领导的天体物理学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气候模型显示金星上从未有过海洋。  此前研

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变暖扰乱海洋化学物质循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8日报道,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海洋温度上升将扰乱浮游生物对二氧化碳、氮和磷等化学物质的自然循环。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   在海洋碳循环中,浮游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去除一半,然后

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加强海洋领域合作与发展

  在北京举行的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4日通过并发表了《北京宣言》,强调为了人类长久的福祉,应该充分认识到海洋和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以确保人类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  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占海说,这次会议有利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加强国际海洋合作。通过这次会议,

美国罗格斯大学: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影响巨大

   海洋环流沿大洋底部在南北半球间输送热量和水分的同时也运输二氧化碳。(自罗格斯大学)        目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多数担忧主要集中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数量。然而,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海洋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大气同等重要。  研究人员表示,270万年前

研究表明2023年海洋多个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等全球16个研究单位的3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发布了涵盖2023整年的全球海洋环境变化

研究表明2023年海洋多个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57.shtm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

中科院专家称PM2.5夏季污染与臭氧有关

  最近, PM2.5污染与臭氧的关联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在北京等城市,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在夏季,形成霾的关键词,除了高温、高湿、静风、逆温之外,还有“臭氧”。   在离地表20~30公里的高空,臭氧是阻止太阳紫外线辐射危害地球

科学研究发现-海洋环流可解释为何北极变暖快于南极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观察地球两极的气候难题:北极变暖并逐渐丧失海冰,而南极许多地方却有所降温,甚至在增加海冰。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更好地了解南北极响应因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影响的不对称现象的基本过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绿色海洋学教授约翰·马歇尔及其团队通过研究海洋动力学这一现象发现,

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观测平台在斯里兰卡启用

  中国科学院中斯联合科教中心设在斯里兰卡的海洋科技综合试验观测平台9月27日正式启用,这是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常规研究与科教融合办公场所。  启用仪式27日在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城市马特勒的卢胡纳大学举行。平台将建有化学和生物分析实验室等。  卢胡纳大学是斯里兰卡唯一设有海洋科学学院的高校。中科院计划把

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观测平台在斯里兰卡启用

  中国科学院中斯联合科教中心设在斯里兰卡的海洋科技综合试验观测平台27日正式启用,这是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常规研究与科教融合办公场所。  启用仪式27日在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城市马特勒的卢胡纳大学举行。平台将建有化学和生物分析实验室等。  卢胡纳大学是斯里兰卡唯一设有海洋科学学院的高校。中科院计划把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