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恢复技术体系让东北湿地重现生机

作为中国科学院扎根在东北、以湿地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机构,东北地理所身上的担子显然更重了。寻找原因,研发技术,建立标准……武海涛及其所在的团队迅速投入沼泽恢复工作,希冀使这块“东北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石”发挥应有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十年攻关,这支研究团队开展了内陆沼泽退化特征和关键恢复技术研究,推动了沼泽恢复由单一要素向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发展,创建了多要素综合恢复技术体系,使东北平原沼泽重现生机。在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名单中,东北地理所牵头完成的相关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武海涛是第一完成人。人类活动贡献率超六成 人们对沼泽的认识是从开发利用其泥炭资源开始的,由于其土壤发育泥炭层或潜育层等特征,表现出与河流、湖泊等湿地不同的生态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到了1971年《湿地公约》签署实施,沼泽保护修复成为研究热点。随着气候变暖成为共识,其研究热度不减。 在我国,对......阅读全文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湿地遥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中科院建设完成的中国土地覆被数据库中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城镇用地和湿地数据,系统探讨了199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城镇用地扩张和湿地损失的时空格局,并进一步分析了城镇化直接占用湿地的数量、格局及其地理分布差异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获悉,由该所联合国内17家长期从事湿地科学研究科研院所,共同申报的“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项目正式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东北湿地在涵养水源、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但由于开垦和引排水等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揭秘大豆光周期

如果能够成功揭开大豆光周期的奥秘,将有可能推动我国大豆种植边界的前移和种植面积的扩大。   自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们以大豆等作物为材料发现光周期现象近百年来,人们对该现象的研究在模式作物拟南芥及水稻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而在大豆中,因未能克隆出控制光周期反应及生育期的功能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长春市调研东北地理所

  2013年1月15日下午,长春市副市长陈巳调研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地理所所长何兴元等陪同考察了东北地理所区域农业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张晓平、王洋、梁正伟、宋长春研究员分别就东北地理所农业和湿地两个学科领域的基本情况,包括农机研发、水稻育种、盐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培育出突破性大豆“东生79”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培育的高油高产突破性大豆新品种“东生79”通过审定。该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24.16%,填补了黑龙江省自1966年以来审定的485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没有突破24%的空白。该项目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A)“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资助。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科院金会军研究员到东北地理所进行学术交流

  7月13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金会军研究员应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邀请,赴该所进行交流访问,并作了的“中国东北地区的冻土研究:近期进展与未来设想”的学术报告。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东北地理所副所长黄铁青主持。   金会军从东北地区冻土研究的研究

东北地理所举行院重要方向项目课题验收会议

  根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管理办法和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有关要求,3月20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了院创重要方向项目课题终期验收会议。   所长何兴元担任本次会议验收委员会主任,吉林农业大学赵兰坡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红岩教授以及东北地理所学术委员会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验

东北地理所水稻BR信号和株型调控取得进展

  BR是一种重要的甾醇类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调控植物的株型、细胞的分裂、细胞的伸长、维管束的分化、光形态的建成以及响应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BR信号元件及信号转导通路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已被研究的较为清楚,而在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中研究的相对较少,水稻BR信号元件及调控

东北地理所土壤动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扰动增强,生物多样性正以超出自然灭绝千倍的速度丧失,许多动物在未被发现或潜在作用和经济意义未被认识之前即已灭绝,因此开展动物分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土壤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大多土壤动物体型微小,形态千差万别,种类鉴定困难,相关人才匮乏,

东北地理所等在东北黑土区切沟侵蚀过程研究方面获进展

  东北黑土区作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目前面临水土流失加剧,沟道侵蚀严重等问题。研究沟蚀发育关键过程和作用机制,可为黑土区切沟侵蚀防治、修复措施选择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梯田作为治理坡耕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也是一重要的水土保持田间工程措施。然而,在

东北地理所等在中国东北湖泊水库藻华遥感研究中获进展

  有害藻华(HABs)是水体中过度滋生浮游植物而导致水体变色的一种水体污染现象。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毒藻类释放毒素,进而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2)藻类大量繁殖并最终腐化过程中导致水体缺氧,间接影响水体中生态平衡。我国东北地区湖泊水库藻华频发,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饮用水资源、渔业生产、

东北地理所举行院重点部署项目立项论证会议

  1月15日,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突变体的重测序和功能分析”论证研讨会议。   会议评审专家组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中科院遗传所陈凡研究员、左建儒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王柏臣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刘宝教授以及我所的关义新研究员组成

东北地理所泥炭地中黑碳沉积记录研究获进展

  黑碳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并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环境介质中。在大气环境中,黑碳不仅仅可以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可以作为载体影响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传输。相关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黑碳的产生量逐渐增加。大气中的黑碳最终将通过干湿沉降而沉降到土壤中,并可以保存上千年。泥炭地具有厌氧环境

东北地理所召开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议

  为进一步明确东北地理所学科发展目标和国家、地方需求,更好地谋划研究所未来发展,该所于3月13日至14日召开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为期两天,所内三十四名研究员以及部分副研究员分别围绕着湿地生态、东北现代农业、地理与遥感、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四个专题做了报告,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以及部分管理和支撑人员

潘教峰调研东北地理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潘教峰到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调研,参观了相关试验区和示范区,对大安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其未来发展与科技示范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   大安站站长梁正伟作了工作报告,介绍了大安站建站意义与基本定位、总体目标、长期观测试验、研究进展与主要创

东北地理所泥炭地中黑碳沉积记录研究获进展

  黑碳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并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环境介质中。在大气环境中,黑碳不仅可以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可以作为载体影响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传输。相关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黑碳的产生量逐渐增加。大气中的黑碳最终将通过干湿沉降而沉降到土壤中,并可以保存上千年。泥炭地具有厌氧环境

东北地理所发现东北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土壤微生物是否存在与植物和动物等大型生物相似或不同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哪些历史和环境因素驱动着这种格局的存在是当前地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交叉热点课题之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王光华团队在明确了东北黑土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地理分布规律的基础上(Soil Biolo

东北地理所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

  12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双方共同签署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并互聘协同创新研究员(兼职教授)。东北地理所所长何兴元和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仪式上,何兴元和刘益春为双方互聘的协同

东北地理所植物生态代谢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1638年,伽利略建立了异速生长最早的模型:几何相似模型(geometric similarity, GEOM)。后来广大生态学家逐渐发现:一些生物学变量与个体大小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尤其是自1997年以来,West, Brown和Enquist等人建立了WBE模型,并进一步提出生态代谢理论(Me

东北地理所大豆生育期基因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育种组夏正俊博士与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有关研究者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利用经典的图位克隆法成功破译了大豆生育期基因E2。其研究成果发表在遗传学杂志Genetics(2011, 188(2):395-407)上,为该研究团队克隆出的大豆生育期及生长习性

东北地理所揭示土壤孔隙分布与有机碳之间的关系

  土壤孔隙分布决定着包括水分存储与运输、气体扩散、穿透阻力、微生物活性等在内的许多土壤过程和功能。大量研究指出土壤孔隙度对土壤有机碳(SOC)的固定产生影响,但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壤总孔隙度与SOC之间的关系上,土壤孔隙分布与SOC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最小限制水分范围(LLWR)是一个将田间持水

东北地理所东北黑土农田冬季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研究获进展

  冬季土壤CO2释放是全年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关于东北耕作土壤上冬季土壤CO2释放的研究很少。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学科组在东北黑土耕作试验区测定了两年土壤CO2释放,旨在研究土壤CO2释放速率的季节变化模式以及冬季土壤CO2释放对全年土

东北地理所欧亚大陆湖泊温度变化遥感研究取得进展

  湖泊变迁记录着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是全球变化的直接反映。因此,湖泊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受到关注。湖泊温度是湖泊重要的物理特征,是具有指示作用的气候变化参量。开展湖泊温度的相关研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湖泊的综合响应、湖泊演化和格局的驱动机制等具有理论意义。  欧亚大陆分布着较多湖泊和水库,该大陆

东北地理所等在石墨烯电容器研究中取得突破

  电双层电容器(EDLC)作为电能储存设备,比传统的电解电容器有着诸多优点,包括充电时间短,使用温度宽,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但是,EDLCs的比电容量比传统电池低多个数量级,严重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EDLCs通过在电极表面积累电解质的正负电荷存储能量,因此,扩大电极的比表面积是获得

东北地理所揭示碱化草地多途径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土壤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和管理对土壤中众多的生态过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往往决定着土壤质量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作为一种极为敏感和脆弱的土壤资源,盐碱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远高于其它土壤类型。因此,

东北地理所施用牛粪肥修复侵蚀黑土研究获得新进展

  为了揭示黑土侵蚀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苗淑杰副研究员等基于人为剥离表层黑土及其修复的长期定位试验(2005年在海伦市建立),在初步证实土壤侵蚀降低玉米大豆产量,而牛粪肥提升作物生产力的基础上,选择了长期试验中的3个模拟侵蚀水平,即表土剥离

东北地理所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全世界有超过8亿公顷的土地受到盐化或碱化的影响,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表明,在新开垦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能够加速盐碱地改良的步伐。然而,水稻作为盐敏感作物,在盐碱胁迫下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受到严重抑制。因此,揭示水稻响应盐碱胁迫的生理机制对水稻耐盐碱育种以及盐碱稻作区水稻增产具有重要的科

东北地理所旱地黑土T4型噬菌体研究取得突破

 不同生态环境下T4型噬菌体群落分布特征的Unifrac分析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命体,在控制寄主群落演替、遗传基因的水平移动、生物进化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菌病毒(噬菌体)数量上一般是细菌的10倍左右,被认为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病毒类型。尽管噬菌体广泛存在,

东北地理所揭示植被高度和密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土壤温度也呈现出增温趋势,因此土壤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关注。土壤温度变化取决于地表热量平衡,而该平衡受地表覆盖变化影响。近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地表覆盖发生剧烈变化,必然对土壤温度变化及全球变暖产生显著影响,但目前对大气-土壤-植被温度相互影响的作用体系仍知之甚少,因此,评

东北地理所大豆光合碳在黑土中的去向研究取得进展

  系统研究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向土壤释放有机碳,对于揭示陆地生态碳循环及优化土壤有机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中国东北农田黑土区的主要作物——大豆,其生长季内光合碳在植物—土壤间的量化分配规律还不明确,大豆光合碳在黑土中动态的研究一直处于黑箱状态。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