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连化物所发现光催化低温CH键活化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马志博、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明虎团队合作,发现了氧化钛表面低温光催化C-H键断键反应,并在单分子层面上对反应机理进行解释。 C-H键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化学键,与其断键及进一步合成相关的化学反应常常需要较高的活化能且选择性较差,理解其反应机制及寻找新的低温下的反应类型对实际生产十分重要。半导体表面光致反应通常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由光致手段开启,实现热活化难以达到的高选择性。 研究团队利用氧化钛的金红石110表面作为模型体系,C-H键分子乙苯作为模型分子,发现了在低温下(77K)仅通过光致诱导,即可发生乙苯分子脱去β氢反应。研究还通过原位跟踪单分子方法,在实验上观测到反应步骤的图像。潘明虎团队对图像的理论解释提供了理论支持,确认了基元反应过程以及高选择性来源。该研究对于设计新的反应体系,以及寻找新的反应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全文

大连化物所发现光催化低温C-H键活化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马志博、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明虎团队合作,发现了氧化钛表面低温光催化C-H键断键反应,并在单分子层面上对反应机理进行解释。   C-H键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化学键,与其断键及进一步合成相关的化学反应

无“键”不摧:Science报道低温催化甲烷C-H键活化反应

  碳氢(烃类)化合物作为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研究对象,除了用作化石燃料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物质,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在制备其他化学品及聚合材料方面展现多重用途。其中甲烷(CH4)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在地球上储存量巨大。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具有热值高、成本低、安全无毒等特点。相比于煤炭、石油等

兰州化物所C-H键活化/羰基化合成苯乙酸取得突破

  C-H键活化,特别是无导向基团的简单芳烃类大宗化学品的sp3C-H键活化是现代有机化学的一大挑战。发展新颖的sp3C-H键活化策略应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功能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近日,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

大连化物所晶相调控碳氧键活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课题组李微雪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刘进勋、苏海燕副研究员,在合成气转化结构敏感性研究方面再获进展:首次从理论上揭示出钴催化剂晶相结构对一氧化碳C=O键解离活性和解离路径起着决定性影响,并给出了清晰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预言了高比质量活性、

大连化物所发表甲烷温和条件下直接催化转化研究综述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德会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Chem上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并展望了热催化、电催化、光催化技术在甲烷温和条件下直接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甲烷是天然气、页岩气、可燃冰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不仅被大量用作燃料供给

大连化物所惰性化学键催化活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合成示意图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余正坤研究组、孙承林研究组和陈吉平研究组合作的惰性化学键催化活化研究最近取得新进展。  通过在烯烃分子的一端引入给电子的二硫烷基、在另一端引入吸电子的羰基来活化内烯烃碳-氢键的策略,研究人员高效实现了

兰州化物所发展出选择性的C-H键和C-N键活化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发展了C-H键活化和C-N键活化的新方法,利用简单的过渡金属为催化剂,高选择性地实现了含氮杂环化合物直接氨基化和烯基化。   研究人员采用铜作为催化剂,分子氧为氧化剂,发展出了噁唑与三级胺直接氧化胺化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的催化体

大连化物所发现绝缘体表面光催化重整甲醇制氢反应

  近年来,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导体光催化剂上分解水的基本原理是光催化剂受到光激发后产生光生电子与空穴,光生电子与空穴分离并迁移至光催化剂表面进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传统的光催化或光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条件要求光催化剂或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分子被激发光所激发,而传统的绝缘体材料(

大连化物所发现全新AIEE分子及动态共价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E)分子:2-氨基苯硼酸二聚体,并基于该二聚体的分子结构及荧光性质,进一步发现了一种新型的B–N和B–O动态共价化学键。该研究拓展了对AIEE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为AI

大连化物所研究发现手性歧化反应的收敛现象

    手性自歧化氢转移机理图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合成课题组周永贵研究员和樊红军研究员合作发现了一个新颖的不对称歧化反应的收敛现象。相关研究结果以通讯的形式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1, 133, 6126-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