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学家发现RNA病毒聚合酶独特催化机制

RNA病毒包括SARS冠状病毒、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在过去十五年间多次造成全球性影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针对RNA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目前严重匮乏。聚合酶作为RNA病毒所必需的复制酶,在病毒RNA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深入了解其催化机制,将为有效应对RNA病毒提供重要依据。 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龚鹏研究员团队,利用时间分辨晶体学方法较完整地揭示了RNA病毒聚合酶核苷酸添加循环的结构基础,发现了这类聚合酶催化中心关闭的独特模式和在RNA上转位的独特机制。在该类聚合酶关闭催化中心的过程中,一对独特的天冬氨酸-丝氨酸组合与NTP底物核糖环上的2?位羟基发生协同构象变化并建立一个新的氢键网络,这一发现对研制靶向RNA病毒聚合酶的核苷类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图一)。在该类聚合酶的转位过程中,模板-产物RNA双链被观测到以不对称方式向上游转位,且控制转位的聚合酶元件......阅读全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RNA病毒聚合酶独特催化机制

  RNA病毒包括SARS冠状病毒、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在过去十五年间多次造成全球性影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针对RNA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目前严重匮乏。聚合酶作为RNA病毒所必需的复制酶,在病毒RNA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深入了解其催化机制,将为有效应对RNA病毒提

在RNA病毒聚合酶中发现一种独特的保真度调控机制

  RNA病毒包括多种人类和动物致病病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类病毒的基因组复制过程不涉及DNA形式,因此需要由病毒自身编码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来主导完成。病毒RdRP可准确而高效地实现多达数万个核苷酸的合成,并将合成的出错率水平维持在万分之一上下。在其他生命形式中,长链核酸

Nature Microbiology:流感病毒聚合酶调控RNA合成机制

  流感病毒是危害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能在人群中引起大规模流行和季节性流感,每次暴发都会引起人类死亡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Segmented Negative-Sense RNA virus, sNSV),属于正粘病毒科

研究发现鞘磷脂能够激活丙型肝炎病毒RNA聚合酶

HCV聚合酶的鞘磷脂结合结构域  10月,病毒研究领域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作为脂筏主要结构成分之一的鞘磷脂能够以基因型特异性的方式激活丙型肝炎病毒(HCV)1b亚型的RNA聚合酶,并且找到了其结合和激

我国科学家合成大型镜像聚合酶并实现镜像DNA信息存储

  图1(A)高保真镜像PfuDNA聚合酶;(B)镜像DNA信息存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50178、21925702、21750005)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听课题组在镜像生物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全化学合成了具有完整功能的90 kDa高保真镜像PfuDNA聚合酶,并实现

沉淀 σ32 和 RNA 聚合酶实验

            试剂、试剂盒 聚乙烯亚胺 仪器、耗材 SDS-PAGE 电泳装置

科学家发现新的RNA降解机制

  在任何时候,一个生物体中的全部RNA分子,都是一段微妙的舞蹈所产生的产物。基因必须是“打开”或表达的,以便于把DNA转化为RNA,然后RNA被转化成蛋白质,才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生理需求。但是,同样重要的是,那些RNA转录本一旦不再需要就必须被清除。  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于后面这个过

沉淀 σ32 和 RNA 聚合酶实验

试剂、试剂盒聚乙烯亚胺仪器、耗材SDS-PAGE 电泳装置聚丙烯酰胺小胶实验步骤材料与设备SDS-PAGE 电泳装置聚丙烯酰胺小胶(10%)试剂聚乙烯亚胺(PEI)(6% 储液,pH7.9)(配方,见“试剂的配制”,pp.184~189)操作程序1)0.2%DOC 上清 (见 p.153), 取 6

沉淀 σ32 和 RNA 聚合酶实验

试剂、试剂盒 聚乙烯亚胺仪器、耗材 SDS-PAGE 电泳装置聚丙烯酰胺小胶实验步骤 材料与设备SDS-PAGE 电泳装置聚丙烯酰胺小胶(10%)试剂聚乙烯亚胺(PEI)(6% 储液,pH7.9)(配方,见“试剂的配制”,pp.184~189)操作程序1)0.2%DOC 上清 (见 p.153)

我国科学家发现耳聋致病机制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管敏鑫教授和陈烨研究员共同主导的一项研究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得到了线粒体tRNA转录后修饰基因mtu1缺陷的斑马鱼模型,并从生化、细胞、整体等多层次深入探究mtu1基因缺陷的影响,以全面的研究视角阐明耳聋“元凶”mtu1的分子致病机制,为遗传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