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抗凝、抗血小板、溶栓的区别

“抗凝,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blah,blah, blah”,这句话貌似已经成了最热门的开篇语。当然,这也是事实。然而,有些朋友可能会产生疑问:究竟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有什么区别?人体正常止血过程要说明上述三者间的差别,让我们先从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开始。人生在世,难免磕磕碰碰,止血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一般人为的将止血过程分为3个步骤。实际中,这3个步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能分割。首先,血管收缩,以减少局部血流。其次,血液中的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激活后会特别“团结”,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聚集到血管破损处,以自己小小的身躯堵住决堤的破口。它们还会发出信号,召集来更多的同伴和其他能止血的成份帮忙。再次,血液中还有许多凝血因子,平时安安静静的以非活化的形式存在,一旦收到血管损伤的信号,就会立即反应。人体内的凝血因子共有14种,像特工一样,多数以罗马数字编号命名。它们之间有着紧密清晰的联络网,在上一级凝血因子激活后就会像瀑布......阅读全文

血栓与止血临床检验的影响因素(3)

 三、抗凝剂与检测试剂盒的影响    (一)抗凝剂    1、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有0.109mol/L枸椽酸钠、26.86mmol/L EDTA-Na2和0.1mol/L草酸钠等。应用这些

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介绍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检测是一种基于全血进行的凝血检测方式,能连续监测凝血全貌,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进入我国10余年,目前有超过20多个的国际/国内指南推荐在创伤、出血/血栓风险管理、指导成分血输注、DIC

6篇Lancet,5篇NEJM,2篇JAMA,揭示中风的最新研究进展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

聚焦心血管疾病控制治疗 NEJM Lancet共发表23篇文章

  研究成果总结  2019年9月1日至3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EJM (IF=71)发表了9篇(6篇研究型文章及3篇点评文章),Lancet (IF=59)发表了14篇(7篇研究型文章及7篇点评文章),iNature简短的总结这些研究成果:  【1】对于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没有患心肌梗

凝血五项检验项目指标释义

 很多患者在医院做检查需要做凝血五项检查,但是很多患者对凝血五项检查的项目并不了解, 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五项检查,所以我们要了解凝血五项检查的主要意义,对检查才更清楚 。分割线    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脑微出血与脑缺血性事件相关脑出血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CMBs)”是放射学概念,主要是描述含铁血黄素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沿血管周围间隙[PVS,亦称Virchow-Robin间隙(VRS)]沉积的现象,提示颅内小血管曾发生局部破裂、红细胞漏出,但不能反映局部潜在的小血管形态改变的病理学基础。  脑微出血的检出仅能依靠对含铁血黄素敏

凝血基础

凝血因子检测一、理论性问题1. 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有哪些?凝血因子(coagulable factor)也称凝血蛋白(coagulable protein),迄今已证实有14个因子参与凝血过程,包括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规定以罗马数字命名的凝血因子11个(凝血因子I~XIII,其中凝血因

出凝血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止血和血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各科几乎无一不步及止血一血栓问题,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确诊外,还用于对各种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检查和预测,易拴症的评价,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例如,内科领域中由于肝细胞损害造成肝脏的广泛出血,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开展凝血实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血栓于止血不仅涉及基础医学,且与多个临床学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的

血栓与止血实验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的发展,代写论文 血栓与止血检验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发展趋势。止血与血栓的研究涉及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多学科。因此,检验科应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工作,不断深入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及时捕捉国

急性冠脉综合征,最新进展知多少——心脏病学总结2018

  1955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发生心肌梗死时,他的私人医生一度将其症状解释为胃肠道疾病。10小时后他才转入当地一家医院,心电图显示前外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根据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艾森豪威尔是1型心肌梗死。  时至今日,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仅

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一、TEG能监测“凝血启动-血凝块生成-血凝块降解”3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具体参数  1.样本低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延长,Angle、MA、G、CI减低,LY30增大(如发生纤溶亢进)2.样本高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缩短,Angle、MA、

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TEG能监测“凝血启动-血凝块生成-血凝块降解”3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具体参数 1.样本低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延长,Angle、MA、G、CI减低,LY30增大(如发生纤溶亢进)2.样本高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缩短,Angle、MA、G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开展凝血实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血栓于止血不仅涉及基础医学,且与多个临床学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的疾病密切相关

凝血七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七项分别为: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三、凝血酶时间(TT)  四、纤维蛋白原(FIB)  五、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六、D-二聚体(D-Dimer)  七、抗凝血酶Ⅲ(AT-Ⅲ)  01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

血栓与止血的质量控制

     在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全过程中,实验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当实验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时,应从各方面寻找原因,最后找到问题所在,通过改进措施,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一、受检状态的影响:   

贾伟:医者仁心 不悔来时路

  热爱加持,使命感油然,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筑成贾伟二十年从医路。想来不悔,除了医者仁心,大抵还有对这份工作的深深认同。病人愈后发自内心的微笑于他而言是人生最大的嘉奖。  作为一名致力于血管外科工作的医者,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引发的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贾伟一直攻坚克难,砥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 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

血凝检测对抗血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抗血栓治疗药物包括抗凝类、抗血小板类和溶栓类,无论何类药物都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速度和疗程,合理剂量的药物能抗凝或溶栓,过量了就易导致出血。所以抗凝和溶栓治疗必须以检查作为监测指标。 一、肝素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APT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对血浆中肝素的浓度很敏

血凝检测对抗血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抗血栓治疗药物包括抗凝类、抗血小板类和溶栓类,无论何类药物都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速度和疗程,合理剂量的药物能抗凝或溶栓,过量了就易导致出血。所以抗凝和溶栓治疗必须以检查作为监测指标。一、肝素治疗的实验室监测APT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对血浆中肝素的浓度很敏感,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肝素治疗监测方

为什么停止使用一般外科手术前的常规出血时间检测...

为什么停止使用一般外科手术前的常规出血时间检测,用APTT、PT(一)术前止血功能评价的试验 无论对术前已知出血缺陷或未知出血缺陷的患者,都需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PLT)等三项联合检测。着重指出,有出血的家庭史或个人史,怀疑有血管壁功

凝血测试的临床意义及用药指导(一)

开展凝血实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血栓于止血不仅涉及基础医学,且与多个临床学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的疾病密切相关

血栓学检验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及其理解

血栓学检验标准化的几个问题及其理解: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成逐年增高的趋势,血栓栓塞性疾病做为多种系统疾病的并发症成为临床医学的研究重点。近年来,血栓止血学临床检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术前检查和抗凝治疗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益于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自动化凝血仪的普及大

凝血七项的临床意义(一)

凝血七项分别为: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三、凝血酶时间(TT)四、纤维蛋白原(FIB)五、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六、D-二聚体(D-Dimer)七、抗凝血酶Ⅲ(AT-Ⅲ)0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正常参考值:10-

血液凝固(三)

  五、凝血作用的调节  由上所述,凝血过程是一个级联放大的瀑布效应,加之正反馈作用,可把最初生成的酶活性极大增强,把所有步骤加起来可增强106倍。如此高的激活速度会对机体构成危险,就是说,此过程一旦启动,整个血液就会凝固起来。此外,血凝可造成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严重疾病。因此,机体内的凝血

特殊类型的血小板无力症

经典的血小板无力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小板疾病,发病率为1/50万。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遗传,多见于近亲婚配家庭。患者自幼出现轻到重度皮肤黏膜出血,女性以月经增多最为常见。血小板形态和数量正常,但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凝血酶等生理诱聚剂反应低下或缺如,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正常。该病的发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八)

2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血小板是人体内作为促进止血和参与凝血的主要物质,血小板粘附于异物表面后很快即发生聚集。血小板聚集通常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能力,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首要基本条件,是反映血小板功能指标之一。血小板膜上存在着 ADP (二磷酸腺苷受体), ADP 可使血小板聚集,

凝血四项及其临床应用,全面解读!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静脉溶栓治疗都是临床的重要问题。这些治疗药物应用过量会造成出血,用量不足则达不到预期疗效。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监测出凝血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凝血四项,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关于血液的特殊检查(二)

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检查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其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