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诊疗的一些临床思考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UPJO),是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分发生梗阻的疾病统称,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为先天发病,继发性多因结石、医源性损伤、炎性狭窄或外部压迫所致。广义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而狭义上专指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该病的具体病因不明,多认为与梗阻阶段肌细胞及周围胶原纤维过度分布、肌细胞发育不全、肌细胞排列结构紊乱等致输尿管梗阻段蠕动缺失或障碍有关[1],同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附近的异位血管压迫也是造成梗阻的原因之一。起病年龄从胎儿、新生儿到成年均可发病,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产前肾盂积水最常见的病理原因,胎儿发病率为:11500~1:750。本病临床表现各异,多以腰背部疼痛不适就诊,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推厂及普及,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无症状的情况**检发现肾积水;还有部分患者因梗阻积水致反复的泌尿系感染、腹部包块、......阅读全文

关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诊疗的一些临床思考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UPJO),是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分发生梗阻的疾病统称,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为先天发病,继发性多因结石、医源性损伤、炎性狭窄或外部压迫所致。广义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而狭义上专指先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9例手术治疗体会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是引起肾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尿路畸形。但近年来,成人亦不罕见,手术方法多样,但疗效不一致。我们共收治2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PUJO2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5~38岁,平均27岁。病变位于左侧12例,右侧14例,双侧3例

腕舟骨骨折临床诊疗的一些见解

腕舟状骨骨折是最常见的上肢损伤之一,它们经常在跌落到伸出的手上之后发生,受伤后不久拍摄的平片可能不会显示骨折,但临床医生应该假设其中一个存在,直到获得明确的证据。流行病学腕骨骨折占所有骨折的约5%,手部骨折占18%,舟状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舟状骨骨折占所有手部骨折的10%,占所有腕骨骨折的60

关于在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一些思考

行政管理借鉴企业管理模式   提要   质监部门如何有效推行精益管理?本为作者认为,推行精益管理,不是简单借鉴精益思想理论或技术,而是要把精益思想融合于内部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等各要素之中,贯穿于质监工作的全过程,除了树立精益管理意识,深入剖析管理弊端外,还要制定管理体系,逐步推行精益

从一例咳嗽病人引发的关于中医的一些思考

今天下午,一个中年女性病人戴着口罩步入诊室,闻其声,鼻塞,说话带鼻音。接诊后请她摘除口罩,观其面色萎黄,眼睑浮肿,面胀。自述病史感冒后咳嗽半月余,在他医处吃西药缓解后复作。换诊几个西医大夫后经人介绍前来我们诊求诊。 其已经做过各种检查,包括喉镜,双肺x光片,各种化验。唯一阳性

一些关于血清的知识

Animal Sera动物血清◆采血   胎牛血清采用心脏穿刺的方法采血。马血清采自供体动物。新生牛血清采自出生10至14天的小牛。全部按照工业标准采血。◆处理全部血清:收集的血液均在冷藏条件下处理。血清和凝块分离后立即将血清合并并冷冻。只有符合伯血清才被接受作进一步处理。热灭活血清:热灭活是在56

关于加强食品检测后处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市工商部门食品质量快速定性检测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至2006年6月,全市已设立检测中心11个、检测车16辆、检测箱62个、检测点138个,“四位一体”检测体系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检测中心的法定检测、检测点的定点检测、检测车的流动检测、检测箱的机动检测的立体检测

卫生部印发与污染奶粉相关诊疗方案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有婴幼儿因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为做好相关患儿的诊疗救治工作,卫生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供临床参考使用。   &n

肾盂和输尿管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和治疗

肾**管,肾盏和骨盆的粘膜表面,以及输尿管、膀胱和尿道都具有相同的胚胎起源,这种常见的胚胎起源对于这些肿瘤患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表现70%至80%的患者在诊断时出现血尿。由于肿瘤块引起的输尿管或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的阻塞导致20%至40%的病例的侧腹痛痛。其他泌尿道症状,如与膀胱**有关的症状,以

王大鹏:对科普的一些思考

  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科普、科学传播等术语经常被不同的研究者交替使用,同时本世纪初也发生过科学传播是否应该取代科普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最终科普和科学传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被对方所取代,而目前的情况也基本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因为“区别并非是历史的或是层次的,而只是侧重不同……其本质都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