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手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脏相关事件的发生

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心脏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与心力衰竭或近期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患者术后30天的死亡及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降低有关。 在β受体阻滞剂(手术时应用,而非治疗慢性心脏病的维持性用药)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病风险的作用方面,人们尚存争议。本项研究的作者在文章的研究背景中提到,因为证据强度较弱,临床指南建议批判地看待此项实践措施。 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Charlotte Andersson博士及其同事在丹麦国家患者登记中心挑选了在2004年10月-2009年12月间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或不合并心力衰竭、且具有或不具有近期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了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nb......阅读全文

降压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国内外几个重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南)将利尿剂、B2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a2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六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治疗及控制状况得到改观,大大降低了全球心血管病发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药物治疗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广泛推广和支架置入普及应用,越来越多遇到介入治疗中出现的问题,采用了多种预防介入并发症和介入后再狭窄的预防方法。做好介入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药物应用,可以大大增加介入的安全性,降低治疗带来的可能意外以及并发症、血栓和再狭窄的发生。介入治疗我们首先面临着患者本身存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一)

  有机硝酸酯(organic nitrates,以下简称硝酸酯)是现代使用最为广泛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之一,尽管临床应用已长达百余年,但目前仍存在用药方法不正确、剂型选择不合理、适应症掌握不严格以及对耐药性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硝酸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右美托咪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等药理作用,相较于同类型药物可乐定,DEX有更高的选择性和内在活性;由于其对呼吸抑制轻微,并能维持非快速动眼睡眠,且便于唤醒,因此常被用于围术期镇静。  同时,DEX还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治疗的新理念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见表现,同时又可能是潜在的最凶险的致命杀手。及时识别、正确评估,提出最佳的治疗策略,采取有效积极措施治疗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是心内科临床上极其重要而又较为棘手问题。近年以来随着大量循证医学研究的深入,对心律失常预后与处理策略不断产生新认识,更多是新理念

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治对策

  1 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    1.1 假性抵抗    假性抵抗是指一些非药物因素导致的血压难以控制。    (1)测压方法不当。尽管测压不当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并不明了,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四)

  (三)**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    1.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可显著改善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即使血压的升高幅度很小(10——15mmHg),也足以在机体自身调节范围内产生功能上的显著改善。    药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雷诺现象的治疗进展

  雷诺现象 (raynaud phenomenon, RP) 是由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细小动脉痉挛性疾病,通常影响血管末梢部位。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前者称为雷诺氏病,病因未明,单纯由血管痉挛引起,病情较轻,指端坏死发生率低;后者继发于其他疾病,主要为结缔组织病,严重者可伴发指端溃疡,指

心脏起搏器治疗应用要点总结

  20世纪中期,心脏外科的快速发展促生了应用人工方式刺激心肌的需求。最初的心肌刺激装置是大型的外部设备,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线路开始微型化,最终这些大型的外部装置演变成了完全可植入装置。目前,该领域的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例如近年来的无线起搏器。  PART 1  心脏起搏器  在本综述的第一部分中,作

暗潮汹涌之动脉瘤破裂

下午刚刚接班,急诊抢救室门口来了一个患者,远远的打量一番,患者年方七旬,急性痛苦面容,体型瘦弱,单手捧腹,由家属轮椅搀扶缓缓的走进抢救室。询问了患者家属及本人,患者腹痛一天,呈阵发性疼痛,每次病程约半小时,缓解期约20分钟,**能排气,无腹泻,腹胀,无胸闷胸痛,感恶心,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

心血管生物标记物与即时检验

张新超 北京医院急诊科     在临床实践中,没有哪个器官系统病症像心血管疾病在救治时效性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内得到再灌注治疗,死亡率为1%,6 h内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0%~12%

缺血性心衰的治疗策略

 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我国高发疾病。随着医疗水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率增加,但幸存患者经治疗后多数最终走向心衰。缺血性心衰(IHF)明显多于非缺血性心衰,但前者常合并其他非缺血原因。需要指出,缺血性心衰不等于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衰的病因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肿瘤免疫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肿瘤免疫疗法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JCI:为何癌症靶向免疫药物有时会失效?  DOI: 10.1172/JCI128644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做出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该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理解为什么某些肿瘤微环境中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