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原噬菌体denovo预测新算法在南海研究所建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建立了一种不依赖于噬菌体基因序列相似性的原噬菌体de novo预测新算法,集成分析流程的工具名为Prophage Tracer。9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核酸研究》上。 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宿主后,大量繁殖,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子代噬菌体粒子。温和噬菌体则是进入宿主细胞内,将自身的DNA整合在宿主的基因组中,随着宿主细胞的复制而复制。这一过程称噬菌体的“溶原化”,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的噬菌体DNA称“原噬菌体”(prophage)。特定条件能重新激活原噬菌体使其裂解宿主。研究发现在人、小鼠肠道以及珊瑚微生物组中溶原化的温和噬菌体比裂解状态更普遍。温和噬菌体的溶原-裂解转换是微生物生态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 温和噬菌体能和宿主形成长期共生关系,其整合切离等可以破坏或恢复宿主的基因正常功能,是宿主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途径。研究团队前期发现,希瓦氏菌的原噬菌体CP4So可以在低温诱导条......阅读全文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哪 这万分之一的基因差距?

   在很久以前,人们便习惯于仰望星空,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正是这种对宏观世界的探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如今我们已踏上外星球的土地,能用各种理论来解释世间万象,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了解并不多,对那些人之所以为人、地球生命如此缤纷的原因的深层次探究才刚刚开始。  达尔文提出演化论,孟

2019年,中国“大农业”里那些高科技

   今年,我国“大农业”科研领域又诞生了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每一条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涵盖了观赏农业、林业、作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包括睡莲、玉米、硅藻等进展。为了展现这些成就,本报特此就我国农业科学家今年发表的大部分重要论文进行梳理,以飨读者。野生玉米大刍草、SK、现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

近期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一览

【1】Cell: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出自闭症新的基因变异doi:10.1016/j.cell.2017.08.047自闭症有遗传的根源,但是大多数病例并不能够通过当前的遗传测试加以解释。如今,在自闭症儿童中发现的基因组模式---细胞内完整的一套遗传指令---揭示这种出这种疾病的一种新的遗传特征。这种特征

中国科学报:普通菜豆高精度图谱来了

  普通菜豆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食用人群最多的食用豆类。日前,《自然—遗传学》以长文形式发表了683份普通菜豆资源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分析,以及普通菜豆最大规模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鉴定结果。该项工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

精准医学:是变革,还是新壶装旧酒?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作国情咨文报告时提出精准医学一词,迅速成为新年伊始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很多人不禁要问,奥巴马口中的精准医学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启动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的概念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提出的,却因他的大名而成为2015年医学界最热的关键词。今年

精准医学:是变革,还是新壶装旧酒

  精准医学的概念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提出的,却因他的大名而成为2015年医学界最热的关键词。今年,各种形式的医学学术会上,精准医学都成为必不可少的“座上宾”。  什么是精准医学?  ——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实践所处的重要转折点上应运而生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作国情咨文报告

与结球白菜驯化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的鉴定

  021年5月31日,Genome Biology(IF3y=12.683)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完成的题为“Impact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 and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intraspecific diversi

细菌宿主对温和噬菌体“沉默—激活”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发现细菌宿主H-NS蛋白调控原噬菌体的“沉默—激活”过程的新机制。相关研究3月8日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刘晓晓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晓雪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噬菌体是海洋中最丰富、最多样化的一类病毒。同其他病毒一样,噬菌体

一文读懂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的区别、原理及发展历程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俗简单

盘点:分子诊断常用技术50年的沿革与进步

  一、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诊断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杂交技术发展最为迅猛的20年,由于当时尚无法对样本中靶基因进行人为扩增,人们只能通过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针对靶序列进行捕获检测。其中液相和固相杂交基础理论、探针固定包被技术与cDNA探针人工合成的出现,为基于分子杂交的体外诊断方法进行了

漫谈分子诊断常用技术沿革

一、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诊断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杂交技术发展最为迅猛的20年,由于当时尚无法对样本中靶基因进行人为扩增,人们只能通过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针对靶序列进行捕获检测。其中液相和固相杂交基础理论、探针固定包被技术与cDNA探针人工合成的出现,为基于分子杂交的体外诊断方法进行了最初

【盘点】单细胞测序研究进展一览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努力地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而应用而生的就是单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而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译来自单细胞的30亿碱基的基因组并对逐个细胞进行序列

【盘点】单细胞测序研究进展一览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努力地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而应用而生的就是单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而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译来自单细胞的30亿碱基的基因组并对逐个细胞进行序列比较已经开始

一文读懂分子诊断技术、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俗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16种常见癌症可做预测性基因检测

  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肿瘤组织基因组提取。  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基因检测愈发流行。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一些高危人群开始主动进行癌症基因检测。目前,癌症基因检测还处于发展阶段,多数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以及临床疾病的药物治疗,不过我国现在已有16种常见癌症变异基因被破译,可做预测性基因检测。  精

多种测序技术或将深入推动癌症领域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文章,来解读测序技术在阐明癌症发生机制、癌症诊断及疗法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各位一起学习!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显子测序结果 帮助找到最佳癌症治疗药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JAMIA上

细菌宿主对温和噬菌体“沉默-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发现细菌宿主H-NS蛋白调控原噬菌体的“沉默-激活”过程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Xenogeneic silencing relies on temperature-dependent phosphorylation of the host H-NS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强!中国学者用最短时间突破100篇CNS生命科学领域成果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了共计102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领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篇,Nature 发表了45篇,

肿瘤精准医学,NGS领头羊的新征程[2016 CSCO年会]

  刚刚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已经于25日顺利闭幕,但此次盛会传递的前沿信息才刚刚开始对业内产生影响。  自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以来,这个名词就成为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肿瘤学领域,精准医疗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文读懂分子诊断常用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俗

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于癌症无创诊断

  2013年12月10日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白凡课题组与北大肿瘤医院王洁团队合作的研究结果。在题为“Reprod

基因检测走向临床还要打通哪几道“关”?

   基因检测技术很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医疗诉讼高峰。如今的基因检测产业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基因检测走向临床还要打通哪几道“关”?  日前,一则新闻曝出了湖南长沙一男婴因在产前筛查时未诊断出染色体异常的案例。事实上,相似案件在2013年的美国早有发生——据《自然》网站登载,一对

基因检测走向临床还缺点啥?

基因检测技术很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医疗诉讼高峰。如今的基因检测产业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基因检测走向临床还要打通哪几道“关”?日前,一则新闻曝出了湖南长沙一男婴因在产前筛查时未诊断出染色体异常的案例。事实上,相似案件在2013年的美国早有发生——据《自然》网站登载,一对俄勒冈州夫妇起诉医院在唐氏综合

基因测序教父Craig Venter的中国行,都干了啥?

  时隔六年,素有“科学狂人”之称的基因测序教父级人物克雷格·文特尔(J.Craig Venter)冒着京城“红色警戒”的雾霾再次来到中国。  虽年过七旬,文特尔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回答记者提问总是面带微笑。这位曾参加过越战的科学家是顶级的基因测序专家。40多岁时进入美国国立卫生院(NIH),9

植物所破解优质蛋白玉米育成之谜

  2020年1月7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王文琴研究组合作的题为Long-read sequencing reveals genomic structural variati

“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最新进展

  罕见病队列项目又迎来新进展!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罕见病研究院“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GSRD-100KWCH)项目公布最新关键进展,华大基因子公司中标项目,将助力推进该项目的顺利进行。  01即将启动,十万例罕见病队列要做什么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5年内采集十万罕见病例建立生物样

国人首创!新型高分辨率多聚SNP技术让分子检测不再昂贵

  以DNA变异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学、基因组学、遗传学和育种等领域。在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DNA变异被开发为SSR和SNP等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多样性分析、标记-性状关联、图位克隆、分子育种、指纹鉴定等方面。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设备和高密度DNA芯片的开发,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