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CCR4介导HBV相关肝癌浸润Treg细胞研究进展

HBV感染是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作为这种慢性感染性肝炎导致的肿瘤,HBV相关肝癌具有与其他类型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特点,例如肝癌晚期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在HBV单阳性肝癌中疗效不显著。此外,HBV感染还与肝癌门静脉癌栓等血管转移密切相关。打破HBV相关肝癌的免疫耐受,寻求靶向T细胞免疫治疗新靶点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鹏远课题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合作,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研究论文Intratumoral stem-like CCR4+ regulatory T cells orchestrate the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in HCC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B,阐述瘤内CCR4介导调节性T细胞(Treg)促进HBV相关肝癌免疫逃逸新机制,揭示CCR4+......阅读全文

CCR4介导HBV相关肝癌浸润Treg细胞研究取得进展

  HBV感染是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作为这种慢性感染性肝炎导致的肿瘤,HBV相关肝癌具有与其他类型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特点,例如肝癌晚期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在HBV单阳性肝癌中疗效不显著。此外,HBV感染还与肝癌门静脉癌栓等血管转移密切相关。打破HBV相关肝癌的免疫耐受,寻求靶向T细胞免

CCR4介导HBV相关肝癌浸润Treg细胞研究进展

  HBV感染是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作为这种慢性感染性肝炎导致的肿瘤,HBV相关肝癌具有与其他类型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特点,例如肝癌晚期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在HBV单阳性肝癌中疗效不显著。此外,HBV感染还与肝癌门静脉癌栓等血管转移密切相关。打破HBV相关肝癌的免疫耐受,寻求靶向T细胞免

乙型肝炎病毒诱发肝癌血管转移和免疫逃逸新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鹏远课题组和研究员王凡课题组合作,在Cancer Research上,发表题为Hepatitis B-induced IL-8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enous Metastasis and Intrahepa

B7-H3和CCR4在免疫中的作用对比(二)

4、研究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B7-H3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迁移及血管生成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B7-H3已成为新的免疫治疗靶点。主要免疫治疗手段有:单抗、双抗、小分子、ADC药物、CAR-T治疗等,临床上进展较快的是MacroGenics公司的enoblituzumab单抗

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被揭示

  据了解,肝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居世界肿瘤相关死因的第三位。肝癌门静脉栓的形成是影响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但迄今为止,肝癌门静脉栓形成的原因尚不清楚。   王小凡实验室的博士后杨鹏远、张云和谢东实验室的博士生冯宇雄、邓跃臻、赵江沙等,经过3年多的合作研究发现,TGF-β通过影响miR-34

HBV DNA阳性肝癌患者如何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肝细胞癌(HCC)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肝切除或消融术)后,仍有一定的几率复发。据报道,即使是BCLC 0-1期HCC患者,其术后5年复发率也达50%-85%。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未经干预的对照组相比,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可使经根治性治疗后的HBV DNA阳性HCC患者6年生存率

营养所合作研究发现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

  9月11日,Cance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Duke大学王小凡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谢东实验室合作的研究成果,发现miR-34a在抑制肝癌肝内转移及门静脉癌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肝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居世界肿瘤相关死因的第三位。肝癌门静脉栓的

B7-H3和CCR4在免疫中的作用对比

   B-hB7-H3小鼠   1、基本信息   2、B7-H3基因功能简介   图1 B7-H3介导的肿瘤免疫[1]   CD276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6)是人类CD276基因编码的I型跨膜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也称为B7-

HBV DNA与HBV

   【摘要】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与HBVm的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9份HBVm 8种不同阳性模式及67份HBVm全阴模式血清进行HBV DNA检测。 结果: HBsAg、HBcAb、HBeAe阳性者HBV DN

中国科大揭示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

  1月1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田志刚课题组的研究论文“Breakdown of adaptive immunotolerance 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