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研人员揭示我国奶牛瘤胃的甲烷排放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团队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品种荷斯坦奶牛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揭示了泌乳奶牛在不同泌乳生理阶段及饲料不同营养成分组成条件下的瘤胃甲烷排放规律,并建立了实用的预测模型,为精准评估奶牛养殖业的碳排放水平,研发减排调控措施提供了数据和科学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科学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上。 我国农业活动的碳排放源主要是甲烷,甲烷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主要来自于牛羊等反刍动物。随着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战略的实施,畜牧养殖业面临着高效生产和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重大挑战。我国不同地区养殖的奶牛品种和不同饲料的碳排放结果与西方国家核算模型不符,这就需要对我国养殖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更为精准的认识。 该研究采用六氟化硫示踪技术,系统研究了我国主要奶牛品种-荷斯坦奶牛在泌乳前期、泌乳中期以及泌乳后期的瘤胃甲烷......阅读全文

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

反刍家畜瘤胃温室气体排放模型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反刍家畜瘤胃发酵气体主要成份为CH4和CO2等温室气体。全球家畜胃肠道排放CH4占人类活动甲烷排放总量的30%,瘤胃发酵产生的CH4占所有家畜胃肠道CH4排放总量的80%以上。因温室气体累积所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反刍家畜温室气体排放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普遍关注,饲草

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甲烷浓度增幅最大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202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浓度均创新高,并在2022年继续上升,其中甲烷浓度增幅最大。WMO自2006年起每年发布一份《公报》。 WMO的研究人员在全球100多个监测点测量了大气中主要温室

中国科大研究发现北冰洋中心海区储存大量温室气体甲烷

  近日,《大气环境》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谢周清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北冰洋海冰:甲烷的屏蔽与消耗》。该论文首次对北冰洋中心海域的甲烷排放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北冰洋中心海域储存了大量甲烷,海冰对甲烷的区域循环具有双重作用:阻碍海水中甲烷的排放,同时海冰

用于测量垃圾填埋场和温室气体排放热点甲烷通量的无...

用于测量垃圾填埋场和温室气体排放热点甲烷通量的无人机系统的开发和试验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采样和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无人航空系统(UAS)记录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风力数据的代用测量结果来推断甲烷通量。这里描述和试验的通量法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和类似温室气体排放热点的空间尺度,使其成为一种低成本和快速案例研

科研人员揭示我国奶牛瘤胃的甲烷排放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团队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品种荷斯坦奶牛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揭示了泌乳奶牛在不同泌乳生理阶段及饲料不同营养成分组成条件下的瘤胃甲烷排放规律,并建立了实用的预测模型,为精准评估奶牛养殖业的碳排放水平,研发减排调控措施提供了数据和科学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温室气体的检测

温室气体的检测 

栗树单宁和椰子油对绵羊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菌群影响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

揭示反刍动物瘤胃氢代谢日粮碳水化合物驱动机制

记者8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该所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研究中心反刍动物生态营养研究团队以具有耐粗饲性状的湘西黄牛为研究对象,应用扩增子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结合体外验证试验,揭示了反刍动物瘤胃(即反刍动物的第一个胃)氢代谢的日粮碳水化合物驱动机制。近日,上述研究论文发表在《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有了新检测工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承担的农业部“948”项目——“六氟化硫示踪法检测牦牛藏羊甲烷排放技术的引进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在项目验收时表示,该项研究结合青藏高原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采取可行措施控制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集成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畜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