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实现金属间化合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普适性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梁海伟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水江澜课题组等合作,发展了一种高温硫锚定合成方法学,实现了小尺寸金属间化合物(IMCs)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普适性合成,成功构建出由46种Pt基二元和多元IMCs催化剂组成的材料库,并基于该材料库发现了IMCs电催化氧还原活性与其二维晶面应力之间的强关联性。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金属间化合物又称原子有序合金,具有规整的表面或近表面原子有序排列结构和独特的电子特性,在众多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中,Pt基IMCs有望成为新一代低Pt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并大幅降低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的成本。虽然在热力学上,IMCs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无序固溶体合金结构是稳定相,但IMCs的合成往往需要高温热处理来克服固相中原子有序化重排的动力学能垒。然而,高温热处理不可避免会造成金属颗粒的严重烧结和活性金属表面积的降低,......阅读全文

研究实现金属间化合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普适性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梁海伟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水江澜课题组等合作,发展了一种高温硫锚定合成方法学,实现了小尺寸金属间化合物(IMCs)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普适性合成,成功构建出由46种Pt基二元和多元IMCs催化剂组成的材料库,并基于该材料库发现了IMCs电催化氧还原活性与其二维晶面应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一、铝铝是自然界中的常量元素,毒性不大,但过量摄入人体,能干扰磷的代谢,对胃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对清洁水中铝的含量,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控制值为0.2mg/L;我国《生活应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的限值也为此值。铝的测定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新型燃料电池阴极非金属催化剂问世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丹研究员团队日前研发出一种杂化氮掺杂的石墨炔,在催化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这一发现将推动非金属催化剂取代铂基催化剂的进程。  ORR是一个动力学迟缓的过程,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输出有效的电流密度。王丹介绍,传统的O

攻下金属板燃料电池产业化重要“城池”

傅云峰(右一)与团队讨论问题(受访者供图) 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翀氢能)成功研发COMPASS—S系列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在称骥翀氢能的金属双极板制造车间,一卷卷金属板经激光焊接、涂层、密封,变成了一块块规律排列着或直或曲纹路的金属双极板。 骥翀氢能联合创始人傅云峰

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焊接工艺国产化蜕变

 王力(中)正在调式设备。(受访者提供)把金属双极板放置到全自动化的激光焊接设备中,10秒就能完成一次焊接,而由人工操作的设备完成一次焊接至少60秒。在骥翀氢能子公司深圳众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众为)的产线前,总经理王力介绍并演示了这一过程。“别看现在我们能轻松完成金属双极板的自动化焊接,

四川首个金属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通过评审

  近日,四川省首个金属燃料电池领域重点实验室——金属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实验室依托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主要围绕金属铝的能源属性及工业级储能特性、金属燃料电池的储能属性和放电规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据了解,金属燃料电池可解决传统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减少城市噪

“金属及金属基化合物层状结构功能化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金属及金属基化合物层状结构功能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海水淡化、海洋工程、船舶工程、航空航天等行业。“十二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支持了“金属及金属基化合物层状结构功能化材料研究和应用”主题项目。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该主题项目进行了验收。   该项目围绕金属及金属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登上商用舞台

  过去两年中,一些在小城的街道上奔驰的货车和轿车身上藏着一个大秘密:它们的油箱里装的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晶体材料,这些材料中充满了直径约1纳米的小孔。甲烷分子整齐地排列在这些小孔中,准备为汽车的内燃机提供燃料。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正准备利用这些物质推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商界正对MOF的应用

瑞士和意大利科学家开发出新奇有机金属燃料电池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6日报道,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意大利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奇的有机金属燃料电池,该电池在发电同时还能用可再生原材料生产出优质化学产品。   这种新有机金属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以往的电池完全不同。它基于一种含铑元素的特殊分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以分子形式嵌入阳极材

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贵金属替代研究取得突破

  将氢气直接高效转化为可广泛应用的电能,同时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友好的水分子,是未来先进可持续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重要能量转换装置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和开发受到了越来越高度的重视。然而,该类燃料电池中用于将空气中氧分子高效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