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微生物限度检验仪概述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配有内置进口隔膜液泵,不需外接抽滤瓶,液体直接通过隔膜液泵排除,减少了抽滤瓶使用上的繁琐,避免了连接不好造成抽滤速度慢等缺点。 工作原理: 将供试品注入微生物限度培养器内,通过检验仪自带内置进口隔膜液泵负压抽滤,将供试品中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用取膜器取出滤膜,转移至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盖上盖子形成封闭的培养盒,置于相应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并计数。......阅读全文

食品无菌室的建造要求与日常管理

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又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为了bao证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除了应bao证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之外,还须加强对检验环境的管理,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所以进行无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1、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实际应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用途概述多种用途:(1)注射用中、西药品,大输液的无菌检查;(2)微生物限度检查,用于口服中、西药品、化妆品、食品、保健食品等杂菌计数,可作半固体、混悬液、固体等样品检查;(3)临床化验体液中的细菌检查、血液制品和兽药制品的检验;(4)少量试验材料的除菌过滤。2. 两种培养方式:(1

2020版药典将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收载品种增长5.5%

  刚刚,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题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的文章,其中提及2020版《中国药典》的正式实施时间为2020年12月1日。  《中国药品标准》杂志 第21卷 第3期  作者:兰奋 洪小栩 宋宗华 张伟  摘要:2020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一版药典,将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三)

4.2 采集生物特性样品的设备 4.2.1 概述 有些生物测定如同理化分析的采样情况一样,可在现场完成。但是绝大多数样品须送回实验室检验。一些采样设备可以人工进行(通过潜水员)或自动化的遥测观察。以及采集某些生物种类或生物群体。 本节中叙述的采样范围主要涉及常规使用的简单设备。

走近清洁验证新方法——TOC法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FDA)指出,在医药行业使用TOC方法来检测清洁过程后的残留物是可行的。然而自1993年开始,制药行业一直以来都使用产品专属性方法(HPLC,ELISA)来检测残留物,所以如何使用TOC方法建立一个完整简便的清洁验证规程呢?制药行业的小伙伴们,也许都想要对TOC法有

天瑞仪器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4月23日消息,天瑞仪器(300165)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17年经营成果单位: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79,202.7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84.02%;营业利润为13,947.93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54.60%;利润总额为14,098.85万

生化分析仪各大品牌孰优孰劣?

  目前市场上主流生化分析仪生产商家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类,进口品牌代表厂家主要有贝克曼、日立、东芝、罗氏等,国产品牌代表主要有迪瑞、迈瑞、科华等。国外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多年发展,在技术上已非常成熟,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呈飞跃式发展。本文对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最新的先进技术和各主要部件参数的性能优点的介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述  医院污水主要来自妇产科、妇幼保健、常规治疗的医务工作人员及病人的正常生活用水,医疗用具消毒、清洁用水以及医护人员生活区的生活污水,其水质除与普通生活污水相似外,还含有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原虫等,以及重金属(化验室、放射科等污水),消毒剂如酚、洗衣房的直链烷基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page 2)

一、RNA 制备   模板mRNA 的质量直接影响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容易受RNA 酶的攻击反应而降解,加上RNA 酶极为稳定且广泛存在,因而在提取过程中要严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设法抑制其活性,这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所有的组织中均存在RNA 酶,人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八)

第五章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及筛选第一节概述  质粒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如果要克隆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结构简单,质粒要比其它任何载体都要好。在质粒载体上进行克隆,从原理上说是很简单的,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体外使两者相连接, 再用所得

【在线研讨会】创新生物技术在公共健康保障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给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极大负担,更直接影响了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新冠疫情取得了有效控制,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如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科学建立强大的国家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提升疫情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