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半球多年冻土生物物理分区图发布

多年冻土分区对于寒区生态、水文、气候研究和工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普通冻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现存的全球尺度多年冻土分区主要从多年冻土本身的分布特征来划分,一般根据多年冻土在平面上分布的连续性(定义为多年冻土的面积比例)将多年冻土划分为连续(90-100%)、不连续(50-90%)、零星(10-50%)和岛状(<10%)多年冻土。随着认识的加深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年冻土相关研究的需要,连续性分类体系突现出许多问题。首先,全球不一致性,如北极所谓“连续多年冻土”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在高山地区通常是岛状的,并不连续。其次,连续性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与制图尺度有关,在制图实践中难以操作,不同的制图方法对连续性的划分差异巨大。第三,不能很好支持气候变化研究对多年冻土动态描述的需求。因此,新时代多年冻土制图不仅需要解决传统制图在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而且需要寻求发展新的分类体系。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阅读全文

北半球多年冻土生物物理分区图发布

  多年冻土分区对于寒区生态、水文、气候研究和工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普通冻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现存的全球尺度多年冻土分区主要从多年冻土本身的分布特征来划分,一般根据多年冻土在平面上分布的连续性(定义为多年冻土的面积比例)将多年冻土划分为连续(90-100%)、不连续(50-90%

科学家绘出北半球多年冻土生物物理分区图

  多年冻土分区对于寒区生态、水文、气候研究和工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普通冻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现存的全球尺度多年冻土分区主要从多年冻土本身的分布特征来划分,一般根据多年冻土在平面上分布的连续性(定义为多年冻土的面积比例)将多年冻土划分为连续(90-100%)、不连续(50-90%

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图编制完成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受气候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我国东北多年冻土退化剧烈。但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底数不够清晰,一直以20世纪70年代多年冻土区域分布图来替代,严重制约区域基础科学研究和综合规划建设。记者近日获悉,东北林业大学寒区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单炜教授团队经过近10年调查、观测和研

北半球冰冻圈变化研究项目启动

将揭示多年冻土退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的“973”计划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启动。  该项目将围绕北半球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影响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并以冰冻圈变化对我国气候、灾害、水资源安全等的重大影响与应对策

寒旱所青藏高原温泉区域多年冻土分布研究取得进展

  多年冻土是指地下持续2 a 以上保持冻结状态的一类特殊岩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冻土区。多年冻土作为高寒气候条件下的产物不仅影响着各种寒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演替,还影响到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目前,多年冻土出现退化现象如活动层加深、冻土下界上升,岛状冻土和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观测系统布设完成

多年冻土区碳循环野外观测系统分布图   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高多年冻土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持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第二课题“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其碳循环过程”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尺度取样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调控因素。相关结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生态学》上。  研究人员通过对微生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微生物β多样性的研究

北极气候变化超科学家预期 海冰覆盖减少

  北极地区犹如一只巨大的“冷凝器”,调节着全球气候。北极地区通常是指北纬66度33分北极圈以北的广袤区域,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由陆地、岛屿和海洋组成,其中,北冰洋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气候系统的各圈层都发生了近400年来最快速的变化,甚至超过了科学

永久冻土带渐消融 微生物释放成焦点

正在消融的永久冻土带。  北极永久冻土中封存的碳估计有16720亿公吨,超过2009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50倍。然而,永久冻土带消融会否导致这些被困无数个世代的碳逸出,给碳循环带来潜在影响?随着全球气温缓慢上升,这样的忧虑也在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在冻土层中的微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是植被变化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参与者,在土壤质量改善、植物生产力调节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等分布模式及构建过程(确定或随机组装)是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关键参数。深入了解植被变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可提高对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