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明年3月发射!“力箭一号”箭地合练顺利完成

“35°、 65°、 83°、90°,起竖完成!”11月13日上午,在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的现场,随着指挥人员的一声声指令,“力箭一号”箭地合练试验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顺利完成试验,此次箭地合练试验是模拟火箭从组装厂房装载、转场运输、发射场对接和起竖发射的整个过程。通过合练来验证整个起竖转运系统设备装载、转场、对接、起竖等功能。 据烟台市推进航天产业发展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孙嗣文介绍,“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是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首款四级固体运载火箭,也是目前国内起飞量级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它具有发射方式灵活、快速的特点,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其他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 “‘力箭一号’火箭是中国科学院重大部署项目,对引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和模式变革,赶超世界航天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力箭一号”火箭主要发射设备自去年8月6日在海阳开工,先后完成了国内首次采......阅读全文

明年3月发射!“力箭一号”箭地合练顺利完成

“35°、 65°、 83°、90°,起竖完成!”11月13日上午,在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的现场,随着指挥人员的一声声指令,“力箭一号”箭地合练试验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顺利完成试验,此次箭地合练试验是模拟火箭从组装厂房装载、转场运输、发射场对接和起竖发射的整个过程。通过合练来验证整个起竖转运系统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力箭出鞘,直上九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151.shtm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7月27日12时12分,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一型固体运载火箭,其搭载发射的6颗卫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首飞成功

7月27日12时12分,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力学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ZK-1A)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小型卫星发射优先选择,丰富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谱

“力箭一号”创新突破亮点多

  前不久,“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这枚火箭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起飞推力200吨,可以把1500公斤的载荷送到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力箭一号’的首飞成功,使得我国的固体火箭跨入了世界先进固体火箭行

“力箭一号”创新突破亮点多

  前不久,“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这枚火箭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起飞推力200吨,可以把1500公斤的载荷送到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力箭一号’的首飞成功,使得我国的固体火箭跨入了世界先进固体火箭行

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

  7月27日12时12分,由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中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一箭六星”方式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小型卫星发射优先选择,丰富了中国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

力箭一号成功首飞 背后承载了哪些使命?

今天(7月27日)中午12时12分,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运载火箭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一型固体运载火箭,其搭载发射的

一箭五星!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7日12时12分,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津大学一号、丽泽一号、宝酝号、金紫荆五号、金紫荆一号03星等5颗小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第2次飞行。

19点十大科技进展获奖团队访谈直播:力箭一号

【第一期】神箭出征,谁与争锋——“力箭一号”速度与激情直播时间:2023年1月12日(周四)19:00-20:00直播地址: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 扫码进入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