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黑龙江水稻专项交出“高分答卷”

“水稻专项执行以来,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30份,审定新品种8个,建成1000亩以上优质水稻示范基地4个,累计推广新品种50万亩,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获得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带动企业新增营业收入2204万元。” 12月17日,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选育”项目组举行年度工作总结视频会。专项首席、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向“出卷人”黑龙江省科技厅递交了水稻专项“高分答卷”。 黑龙江“百千万”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相关管理人员表示,“百千万”项目中黑龙江省科技厅相当于是“出卷人”、执行单位是“答卷人”、市场应用者是“阅卷人”,“考卷”就是要解决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升级中各种关键问题。要想答好这张试卷,就需要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不但要解决科技创新理论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科技成果落地的问题;专项各团队在产学研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解决什么瓶颈问题”......阅读全文

黑龙江发布优质水稻标准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省农委及相关大米生产部门和单位,根据黑龙江省大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共同制修订了4项相关地方标准。日前,这4项地方标准正式发布,2018年10月8日实施。 这4项地方标准分别是:《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

黑龙江水稻专项交出“高分答卷”

  “水稻专项执行以来,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30份,审定新品种8个,建成1000亩以上优质水稻示范基地4个,累计推广新品种50万亩,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获得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带动企业新增营业收入2204万元。” 12月17日,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

黑龙江首个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问世

  据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历时11年选育出全省第一个达到国家标准的一级米粳稻品种——“龙稻18”,填补了该省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的空白。  据“龙稻18”的育成者省农科院张凤鸣研究员介绍,该品种采用有性杂交育成,长粒,高抗稻瘟病,耐冷性极强。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0.2%,大面积生产

黑龙江省明确玉米和水稻关键农机技术地方标准

  近日,黑龙江地方标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和《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作业技术规程》顺利通过专家审定。这意味着黑龙江玉米和水稻种植关键农机技术有了明确的地方标准,其对确保粮食安全、保护农业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两个《规程》是由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

东北地理所在黑龙江水稻抽穗期基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水稻抽穗期 (heading date,Hd)是指水稻从播种到抽穗(开花)所经历的时间,抽穗期是影响水稻种植和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着水稻的种植区域和产量等其他农艺性状,黑龙江地处寒区,南北跨度大,属北方高纬度寒地稻作区,根据积温条件,从南到北水稻种植共分4个积温区,越往北部,积温

水稻科研国家队扎根“北大荒”

  黑龙江宝清,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县域1万平方公里,素有“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之说,被誉为“北国粮仓”。   8月底,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这里揭牌,意味着这支水稻科研的国家队将正式驻扎“北大荒”。   在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看来,建设北方

麻育秧膜成果推广成效显著

  近日,第32届黑龙江省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黑龙江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参展的麻育秧膜专利产品备受经销商、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的关注,参展首日就有400多人登记预约洽谈合作或订货,为麻育秧膜在东北市场的推广奠定基础。   据悉,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保水、保肥

共67项!黑龙江进一步推进大米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来自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消息,近年来,黑龙江省围绕建立大米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坚持优质、安全、生态的原则,坚持产业急需的项目优先立项,坚持严把审定关,不断加大黑龙江省大米产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力度,推动大米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10月10日,第七届黑龙

全球变暖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中国国家地理:全球变暖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农业生产上一般认为,≥10℃积温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数,积温到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的积温带明显北移,水稻种植范围也逐渐向北部地区推移和扩展,目前大于2500℃积温带是黑龙江省所占范

耐盐碱水稻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海水稻” 非海水中生长水稻

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执笔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日前发表在《中国稻米》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凌启鸿在该文中指出,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盐碱地种稻经验,最基本的条件是引淡水灌溉洗盐,他认为目前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突破性的创新发展,但尚不能改变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