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该研究组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TT2,成功将其导入广东优质稻品种华粳籼74中,提高了在苗期存活率以及成熟期的抗热能力。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重要问题,据报道,年平均温度每升高1℃,将会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带来3%~8%的减产。植物在与高温的长期对抗中,进化出了不同的应对机制: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来提高自身对于高温逆境的应对能力,比如及时清除高温下积累的毒性蛋白、活性氧等,从而减少高温对于植物体本身的损伤;另一方面,植物也可以通过“以静制动”的方式,使自身钝感,减少热响应消耗,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在热胁迫结束后能够快速“灾后重建”,以提高热胁迫下的生存能力。通过遗传学手段,挖掘抗热自然基因位......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该研究组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TT2,成功将其导入广东优质稻品种华粳籼74中,提高了在苗期存活率以及成熟期的抗热能力。

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耐盐水稻品种

  总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今天发布声明说,科学家已成功培育出耐盐水稻品种,这种水稻能使农夫利用受海水浸润的海岸土地。广泛在田中试种以前,科学家仍在努力改善这种耐盐品种。   广泛在田中试

科学家培育出耐涝水稻 惠及亚洲农民

科学家们说,农民很快就可以获得一种新型的耐涝水稻。10月8日至9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研究共同体的第3届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讨论了这项进展。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站在“耐涝”水稻中间(图片来源:IRRI)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与气候变化共同体的协调员Reiner Wassman

科学家首次发现培育高营养水稻的新型育种材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组织合作,通过半粒种子筛选方法获得了一个糊粉层增厚的水稻品系ta2,使水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品质因子得到普遍提升。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可用于培育高营养水稻的新型育种材料。该成果于10月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

西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新华网拉萨1月3日电 近年来,西藏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产业和碳汇林业,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西藏自治区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科学家发现增产水稻基因

  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稻米基因可以同时提高主要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位于北京)的遗传学家傅向东与其同事在研究巴基斯坦的basmati香米时首次发现了一种重要基因,名为GW8基因。 basmati香米以其优良的谷物质量而闻名于世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

  粮食作物多年生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培育出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多年生水稻品种。相关成果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论文的标题为:Sustained productivity and agronomic potential o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十大“怪招”能否凑效?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大会本月29日将在墨西哥旅游城市坎昆举行。回顾过去一年,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暖这一问题的重视度似乎一下子被拔高到了极致。尽管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至今未能在减排义务方面达成一致,而美国也迟迟未能在国会通过气候法案,但科学界却在

Science:揭示植物响应极端高温新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探究植物高温响应机制以及培育抗高温作物品种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A genetic module at one locus in rice pro

中国科学家发现让农作物抗热又高产的“多效基因”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农作物绝收的风险越来越高。如何让农作物抗热、抗病又高产?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束手无策”。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多效基因”——ER基因,它既能让农作物耐高温、抗病、高产,又能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