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须鲸大口“吃饭”不溺水,它是关键

当须鲸进食时,它们会张大嘴巴跃入水中,一口吞下大量水和小猎物。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口部会感受到巨大的物理力量。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须鲸是如何做到大口“吃饭”但不会窒息的。1月21日,相关论文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我们在须鲸身上发现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可能存在于所有猛冲进食的鲸鱼身上。”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Kelsey Gil说,“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为‘口塞’,并发现它能堵塞鲸的口和咽之间的通道。这意味着当猛扑时,它的咽入口和呼吸道得到了保护。”因为在猛扑过程中,几乎所有进入须鲸嘴里的水在猎物被吞下之前都被过滤掉了。她补充说,“口塞”也能让猎物和水混合,防止猎物在须鲸猛扑过程中被迫进入咽部和食道。一直以来,科学家对于鲸鱼猛冲进食后是如何吞咽磷虾等猎物的知之甚少。科学家们对鲸鱼喉头如何发声的也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它们的咽部等其他部分知之甚少。咽部是呼吸系统和消化道之间的关键连接处。“在活着的鲸鱼身上研究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使......阅读全文

须鲸大口“吃饭”不溺水,它是关键

当须鲸进食时,它们会张大嘴巴跃入水中,一口吞下大量水和小猎物。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口部会感受到巨大的物理力量。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须鲸是如何做到大口“吃饭”但不会窒息的。1月21日,相关论文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我们在须鲸身上发现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可能存在于所有猛冲进食的鲸鱼身上。” 加拿大英属

实例分析溺水的护理

  患者女性,20岁。溺水后被他人救起送到医院。护理体检:血压80/50mmHg/脉搏130次/分钟、呼吸34次/分钟、SaO274%,口鼻有大量的泡沫溢出,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全身湿冷。    一、该患者可能是发生了?    答:急性肺水肿    二、给予患者吸氧,可有效提高其血氧饱和度,可选用的

长须鲸骨骼标本 搭建完成

  12月9日,一件长须鲸骨骼标本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搭建完成。该标本长24米、重3吨,来自于2017年3月在上海海域发现的一头重达40吨的搁浅长须鲸尸体。  图为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团队技术人员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搭建长须鲸骨骼标本。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长须鲸种群在南极摄食地回升

  科学家在1976年限制捕猎以后,首次记录到南极长须鲸在许多古代摄食地觅食,包括首次视频记录到大群长须鲸在南极象岛附近觅食。作者认为,长须鲸种群的恢复,或可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支持其他海洋生物的恢复。《科学报告》发表的  南极长须鲸是长须鲸(体型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鲸鱼物种)的一个亚种,生活在南

古老化石揭示须鲸滤食起源

  蓝鲸是目前地球上现有的最大动物,但它们的食物却是微小的磷虾,而秘密就在其鲸须上。这是一个复杂的滤食系统,能让巨大的鲸鱼“吐出”海水而将磷虾和其他小生物留在嘴里。近日,科学家分析了一种早已灭绝的须鲸近亲,并为弄清鲸须进化提供了新视角。  长久以来,人们对第一头须鲸的进食方式存在争议:它们本就没有牙

精准医疗"准"不"准",精准检测是关键

  在精准医疗火热发展的当下,基因检测对于精准医疗的概念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而在肿瘤分子诊断领域里,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可以说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在癌症的临床诊治中,如果能够得知肿瘤的基因突变位点,医生便可针对性地使用抗癌药物,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存活率。然而由于ctDNA的低含量、随

总化验的乙肝它是啥?

 乙肝五项依次为: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   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③乙肝e抗原(HBeAg)、   ④乙肝e抗体(抗-HBe)、   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   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

小须鲸全基因组图谱获破译

  11月25日,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译了小须鲸全基因组图谱,并对鲸类独特生理习性的遗传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人们一直痴迷于海洋生物是如何演化为陆生生物的。鲸类的进化却反其道而行之,由陆生向水生演化,和陆生偶蹄动物如牛、猪等

小时候不记事?这时候才关键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爸老妈在津津乐道你的童年往事,但你却完全没有印象。实际上,在两岁到四岁这段时期我们形成的记忆很快就会被忘掉。这个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幼儿期失忆(infantile amnesia)。  既然留不下什么记忆,那这段时期是否就无足轻重了呢?纽约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两岁到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关键技术和科学目标研讨会召开

  8月23日至27日,来自全国各地十家科研单位和十三所高校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乌鲁木齐,参加“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关键技术和科学目标研讨会”的研讨。   此次研讨会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和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乌鲁木齐天文站承办。研讨会内容丰富,共有46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