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病例分析

1.病例 男,10岁。因发现右侧会阴部包块1+年就诊。查体:右侧会阴部至臀部扪及一大小约4 cm×5 cm×10 cm质软包块,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差,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破溃。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侧会阴部至臀部皮下脂肪层内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最大层面大小约9.8 cm×3.6 cm,边缘不清,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见迂曲走行的管状影,增强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4)。诊断:倾向于脉管源性病变,血管瘤可能。 图1MRI轴位T1WI示病灶呈等、低混杂信号,边缘不清。图2MRI轴位抑脂T2WI示病灶呈高信号。图3MRI冠状抑脂T2WI示病变范围为右侧会阴至臀部,其内见迂曲走行的管状影。图4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手术所见:右侧会阴部至臀部不规则肿块,大小约8 cm×5.5 cm×2.8 cm,多块,灰黄色,质韧,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镜检:病灶......阅读全文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病例分析

1.病例 男,10岁。因发现右侧会阴部包块1+年就诊。查体:右侧会阴部至臀部扪及一大小约4 cm×5 cm×10 cm质软包块,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差,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破溃。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侧会阴部至臀部皮下脂肪层内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最大层面大小约9.8 cm×3.6

伽玛刀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病例分析

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HH)是一种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常表现为痴笑样癫痫、性早熟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内镜下离断、射频消融、间质内放疗、伽玛刀治疗等。本文报道10例伽玛刀治疗的HH。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5~3

上肢巨大型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5 岁,右上肢丘疹、结节 2 年余。患者 2 余年前发现右肘部出现数个肤色丘疹,无自觉症 状,后丘疹逐渐增大,数目增多,部分融合,形成结 节、斑块,曾在外院行激光治疗后病情复发,并切除 部分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考虑表皮样囊肿。患 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幼儿先天性皮肤平滑肌错构瘤病例分析

先天性皮肤平滑肌错构瘤的肿瘤细胞可来源于毛 囊立毛肌、 血管平滑肌及生殖器皮肤平滑肌等不同组 织的平滑肌细胞, 临床常表现为肤色或色素沉着性斑 片,部分伴有毳毛增生。本病为一种临床罕见的良性皮 肤肿瘤,现将笔者诊治的 1 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2 岁。 因左背部褐色斑块 2 年就诊。

中指纤维骨性假瘤病例分析

纤维骨性假瘤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指(趾)的良性病变,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而常易误诊、误治,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我院收治纤维骨性假瘤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右手中指肿痛3个月余”入院,否认有外伤史。3个月前偶然发现右手中指近侧指间关节肿痛不适,当时并未在意,后逐渐增大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病例分析

男,57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个月余”入院。查体:腹软,中上腹部扪及一不规则软组织包块,未触及上缘,下达脐水平,右至右锁骨中线内侧2 cm,可推动,质软,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CT检查:胰腺左前下方见一密度欠均匀的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大小9.3 cm×7.9 c

右足底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31岁,因“发现右足底肿物2个月”入院。缘于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足底肿物,起初蚕豆大小,无酸痛不适,无潮热盗汗,无明显进行性消瘦;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后逐渐增大,行病理活检检查:考虑梭形细胞肿瘤。 查体:右足底内侧可见一3 cm×2 cm隆起,质地软,按之不痛,界面清,表面稍红

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超声表现病例分析

 患者女,28岁,发现右乳肿物半年,因6 d前自觉疼痛就诊。3年前曾行剖宫产术。体格检查:无发热,乳腺区皮肤无红肿,无乳头溢液;右侧乳腺外下象限可触及一直径约2 cm的肿块,触痛明显,质韧,右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超声检查:右乳外下象限可见一大小约2.1 cm×1.4 cm×1.1 cm的不规则

胰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45岁。上腹部隐痛3个月,进食后加重,伴腰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体重减轻10kg。既往体健。胰腺CT平扫(图1)示:胰腺头部见不规则形稍低密度肿块,其内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及斑片状钙化灶,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肝内胆管、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增强扫描(图2~4)示肿块呈渐进性延迟性强化,各期强化

婴儿上皮样血管瘤病例分析

上皮样血管瘤(EH)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性疾 病。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或皮下的红色至棕色丘疹或 结节,最常发生于头部和颈部,躯干、四肢、外生殖器、 唇部及口腔黏膜发病少见。EH 更常见于亚洲人群,其 次是高加索人,约 30 岁女性发病率稍高,儿童和老年 患者罕见[1],尤其是婴儿。我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