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获进展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期植稻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人工湿地土壤,即水稻土。相比于旱地土,水稻土具有特殊的氧化还原过程,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支撑更多的微生物生物量,然而,该现象的内在机制仍缺乏系统阐释。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研究团队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了129篇文章中通过氯仿熏蒸提取或培养法测定的水稻土(>1700个)和水旱轮作(>1100个)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数据,对其进行了荟萃分析,并与邻近旱地土壤(>360个)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水稻土MBC含量是旱地土壤的两倍。与旱地土壤相比,稻田MBC含量高的可能原因是:与旱地作物相比,水稻植物的根系碳和根沉积物输入量更高;氧气可利用率较低,因此微生物周转较慢;水稻土微生物碳同化效率高;稻田铁氧化物的作用有利于碳稳定。水田轮作、水田和旱地土壤中MBC在土壤总有机碳中的比例分别为3.5%、2.5%......阅读全文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案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通常1克土壤中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

南京土壤所北极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变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区平均变暖速度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北极林线(森林和苔原交界线)不断向北推移,导致了苔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发生显著改变,可能会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加拿大的北极苔原试验站为平台,利用高通量测

南京土壤所北极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变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区平均变暖速度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北极林线(森林和苔原交界线)不断向北推移,导致了苔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发生显著改变,可能会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加拿大的北极苔原试验站为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研

土壤测试仪研究土壤PH值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pH值被科学家认为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与发育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仪来测定土壤PH值。在微生物中土壤细菌和真菌分别在偏碱性和偏酸性土壤中占据优势地位。土壤pH值能够通过影响土壤基质的组成、化学性质和利用效率而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受到干扰。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本文根据真菌片段的D

微生物修复土壤低碳环保

  一块被污染过的土地是否只能惨遭遗弃?或许不用那么悲观。自然界最重要的污染物分解者——微生物已逐步被运用到治理土地污染中。   日前,在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土壤修复专家、北京三色微谷集团董事长王立平说,应用他们研发的“三色原菌剂”,可针对性改良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地

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步骤:倒平板-制备土壤污水稀释液-涂布-培养-挑菌落。 平板划线法步骤: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划

土壤微生物接种实验流程

相关知识点接种方法:常用的有斜面接种法、平板接种法、液体接种法、试管深层固体培养基的穿刺接种法。接种工具:常用的有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钩、接种圈、接种铲或接种锄、玻璃涂棒等。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

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目的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  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

南京土壤所贾仲君:与土壤微生物作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增加近10%,但与之相对,每年化肥用量增速却高达51%。养分利用率低下致使我国每年仅氮肥损失就达140亿美元。   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贾仲君课题组发现了氨氧化古菌化能无机自养代谢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祸首”,并暗示研究研制相关硝化抑制剂,

南京土壤所贾仲君:与土壤微生物作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增加近10%,但与之相对,每年化肥用量增速却高达51%。养分利用率低下致使我国每年仅氮肥损失就达140亿美元。  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贾仲君课题组发现了氨氧化古菌化能无机自养代谢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祸首”,并暗示研究研制相关硝化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