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三颗“风云”卫星:保障冬奥会天地气象观测网络

央视网消息:除了地面“气象卫士”之外,还有一双“眼睛”也在一刻不停地盯着冬奥赛场的风云变化,它就是远在太空的风云卫星。本届冬奥会,我国的三颗风云卫星参与了直接气象保障服务,与地面装备一起,搭建起冬奥会天地气象观测网络。 冬奥会期间,共有三颗风云卫星直接参与冬奥服务,分别为风云4号的A星、风云4号B星和风云3号的D星。 三颗卫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为赛场提供更全面的气象支持。......阅读全文

三颗“风云”卫星:保障冬奥会天地气象观测网络

央视网消息:除了地面“气象卫士”之外,还有一双“眼睛”也在一刻不停地盯着冬奥赛场的风云变化,它就是远在太空的风云卫星。本届冬奥会,我国的三颗风云卫星参与了直接气象保障服务,与地面装备一起,搭建起冬奥会天地气象观测网络。  冬奥会期间,共有三颗风云卫星直接参与冬奥服务,分别为风云4号的A星、风云4号B

建立完备立体气象观测网 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

   在中国气象局12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透露,我国已经为2022北京冬奥会建立了较完备的冬奥立体气象观测网。按照国际雪联和北京冬奥组委要求,京冀气象部门在延庆赛区、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建立42个赛道气象站,为赛事提供所需气象观测数据。  张

比赛日如何预测天气?揭秘北京冬奥会上的“气象卫士”

  高精尖气象雷达“把脉”赛场天气  这两天,受天气影响,北京冬奥会相关赛事进行了延期调整,在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雪上项目占到了60%。跳台滑雪、高山滑雪等都极具速度和技巧,气象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  在北京冬奥会上,“百米级”“分钟级”的气象系统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那么这些赛事背后的高科技产品

生态气象观测简介

  生态气象观测是生态气象信息服务、天气气候预测模式参数获取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生态气象监测的对象是农田、森林、草地、湖泊、荒漠、湿地等代表性生态系统中水、土壤、大气、生物等生态系统不同要素,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地气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冬奥气象保障:百米级24小时精准预报

与夏季奥运会项目多在体育场馆内举行不同,作为冬奥会“重头戏”的雪上项目,多在室外山区举行。冬奥会山地雪上项目赛程安排和赛事举办、观赛、救援等外围保障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比赛期间,除了运动装备、运动员自身水平外,风速、风向、温度、湿度、能见度及雪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赛

两个“首次创新”,助力冬奥气象监测

  科技冬奥进行时  从11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便达到暴雪量级,到一波接着一波寒潮“侵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赛前的最后一次全方位测试活动并未受到特别影响,2地3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这背后冬奥气象服务保障筹备工作功不可没。  要

天地联合!我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10月9日21点17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和慧眼卫星(Insight-HXMT)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GRB 221009A)。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伽马射线暴的天地多手段联合观测,并独家实现了从最

中国气象局进入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

1月27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启动会,动员气象保障服务人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强化措施,全力做好赛时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手持网络气象站简介

  手持网络气象站, 突破传统手持气象站, 它既是气象站,又是手机,又是网络服务器,又是卫星定位仪。拥有它就可以掌握地球任意位置的气候信息。这就是国家专利产品TRM-GPS1型手持网络气象站。由于它具有无线网络功能,因此其内容无限丰富,是国内最先进的手持网络测量仪器。智能手机技术的嵌入,让其管理功能

生态气象观测有哪些特性?

  生态气象观测选择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特点有密切联系,并能反映生态系统演替和发展,简易可行、便于长期坚持的大气、生物、土壤、水环境和灾害等项目,生态气象观测主要以遥感监测为主,地面观测为辅。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观测仪器有涡度相关通量塔、光合测定仪、土壤盐分、pH测定仪、土壤蒸渗仪、水位仪等。利用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