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受聘西电杭州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崔铁军一行到访西电杭州研究院,受聘担任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小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丁金闪受邀出席。杭州研究院党组织负责人邓军、院长廖桂生等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电磁认知与射频综合实验室主任姜文教授陪同。聘任仪式在综合楼远志会议室举行,廖桂生致欢迎词,并为崔铁军院士颁发聘书。廖桂生表示,崔铁军院士长期从事电磁超材料和计算电磁学的研究工作,是国际电磁学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之一。崔院士新年首行即到访西电杭州研究院,是对研究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最大支持,在崔院士的指导下,研究院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需求,聚集高水平团队,打造电子信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邓军围绕建设规划、体系架构、发展定位、运行机制......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受聘西电杭州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崔铁军一行到访西电杭州研究院,受聘担任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小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丁金闪受邀出席。杭州研究院党

一作发表8篇SCI,这位博士生有多厉害?

    去年三月,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团队在信息超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Electronics 上,而文章的第一作者引人注目——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信歌。  从两次高考失利,到在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斐然成绩,张信歌凭着对科研的热爱与坚持,已在顶级期刊发文多篇。他的

东南大学发布“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投入超5000万元支持

  12月27日下午,“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新闻发布会在东南大学九龙湖宾馆召开,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党委副书记任利剑、副校长吴刚、副校长周佑勇以及党委宣传部、科研院等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十大问题建议人或代表等出席了发布会。  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新华日报、江苏电

太赫兹频段的高Q微腔激发的新结构图

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研究团队陈麟副教授和朱亦鸣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张伟力教授、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等,除了在太赫兹频段人工粒子的Fano效应中取得重要进展外,该课题组去年还提出了一种太赫兹频段的高Q微腔激发的新结构(图2(a)),用容易激发的C型谐振腔来间接激发暗态的微腔模式,并在实验中观察

人工粒子诱发Fano效应助推高灵敏度传感器的研究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研究又取得成果。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成员: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研究团队陈麟副教授和朱亦鸣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张伟力教授、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等,在太赫兹频段人工粒子的Fano效应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周期结构金属粒子中巧妙引入缺陷,Q值的多极子Fano效应的激发(

世界首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诞生

中国造世界第一个“人造黑洞”  它有着“黑洞”之名,虽然尺寸“迷你”,但任何经过的电磁波或光,都不可能逃离它的引力。  10月15 日,《科学》杂志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不过,这个小型“黑洞”不仅不会毁灭世界,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吸收太阳能。  在宇

我国建造“人造黑洞” 吸收利用太阳能

目前,中国科学家建造人工黑洞,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目前,科学家首次建造了可以吸收周围光线的人造电磁“黑洞”。该设备可吸收太阳能,可转化成为人们使用的热能或电能。   这个人造黑洞在微波频率下工作,不久之后便能吸收可见光线,是收获太阳能产生电能的一种全新方法。

中国科学家发明新型超材料 可让任何表面变天线

中国材料科学家所研发的超材料能够使任何物体具备无线电天线的性能        中国材料科学家将一种微型的U型金属结构附着一种材料表面,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无线电天线功能的新型人造表面。这种表面可以是弯曲的而且能够以天线同样的方式聚集电磁波。这项技术为未来的新型无线电天线铺平了道路,比如超低的扁平天线或者

环境观察:铁军形象不容玷污

  中央纪委日前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曝光。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原党委委员、副主任原庆丹因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其他违规参与宴请的党员干部也均受到相应处理。对这起案件的严肃处理,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监察组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

崔向群院士:我国应发展极大光学/红外望远镜

  在天文研究领域,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与一位女科学家的名字连在一起——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   近日,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前夕,《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国家天文台见到了崔向群。   崔向群认为,在大型天文仪器研究领域,中国人应该有充分的自信,走自主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