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病急、病死率高的神经急症病例分析2

讨论病因分析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急性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与WE紧密相关;而慢性硫胺素缺乏导致的严重而持久的工作记忆损伤称之为Korsakoff精神病(柯萨科夫精神病)。有资料报道,84%的WE患者在没有充分补充硫胺素时病情加重并进展为Korsakoff精神病;由此衍生出一个概念——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许多原因可导致急性硫胺素缺乏,酗酒是最常见的,占比高达90%。据估算,普通人群中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8%,而长期酗酒者患病率高达12.5%。其他一些非酗酒因素,如长期静脉营养、妊娠呕吐、厌食症、甲亢、吸收不良综合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HIV感染、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胃成形术后等也可以导致WE。Onishi等报道了一例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后频繁呕吐继发了WE,并建议临床医师对食欲不振超过18天的患者均应该考虑发生WE的可能。Zafar则报道了一例肥胖......阅读全文

病急、病死率高的神经急症病例分析-2

讨论病因分析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急性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与WE紧密相关;而慢性硫胺素缺乏导致的严重而持久的工作记忆损伤称之为Korsakoff精神病(柯萨科夫精神病)。有资料报道,84%的WE患者在没有充分补充硫胺素时病情加重并进展为Korsakoff精神病;由此衍生出一个概念——W

病急、病死率高的神经急症病例分析-1

病例回顾39岁女性,主因复视1周、行走不稳4天、意识障碍2天至急诊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复视,伴视物模糊、头晕,无头痛、恶心、呕吐。4天前出现行走不稳,需家人搀扶,伴乏力。2天前间断嗜睡,且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后因呼之无反应,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脑桥可疑低密度灶”。既往“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3

心血管病急症常用药物

  一、正性肌力药     强心甙、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     非强心甙类、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吡酮、咪利酮     二、利尿药     呋喃苯胺酸、利尿酸、布美他尼     三、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异丙吡胺、茚满丙二胺、丙胺苯丙酮、美

神经源性骨化性肌炎病例分析-2

讨论NMO的发病原因    NMO的形成通常需满足3个条件:成骨细胞、成骨环境、成骨诱因,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目前有两种观点:①截瘫后病人长期卧床,截瘫平面以下的神经营养性作用及神经功能性作用丧失或减弱,导致神经支配的肌组织或骨组织萎缩、坏死,坏死组织进一步释放趋化介质,通过加速肌组织分化为骨组织或增

围生期心肌病急诊剖宫产麻醉病例分析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一种特发性心肌病,指既往无心脏病史的患者在妊娠末期或产后早期出现的以心力衰竭为主要症状的妊娠期心脏病,常伴有心脏扩大,发生率为1∶1000~1∶4000,死亡率为10%~41%。本文就1例发生PPCM产妇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有关布鲁菌病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因“双下肢水肿20 d,腰痛4 d,发热1 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曾伤及右足趾出现皮肤破损,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査血生化示肌酐75.6 µmol/L,予以利尿消肿等治疗后双下肢水肿消退,破损处愈合。入院前4 d患者出现腰痛(持续性钝痛),尿色深,无肉眼血尿,门

红外热成像图发现骶神经鞘瘤病例分析-2

1.2治疗过程 诊断为骶2神经鞘瘤后建议病人选择手术治疗。1个月后病人因足底疼痛难忍VAS10分,再次住入疼痛科。入院后心电图报告“频发室性早搏”(见图3)。考虑是剧烈疼痛所致心肌血管痉挛,给予强效镇痛药每天羟考酮80mg+普瑞巴林300mg,第3天心律恢复正常。经全院多学科会诊提出盆骶解剖结构复杂

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病例分析-2

 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遂至我院就诊,门诊以“脑积水,脊髓病变原因待查”收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良好,睡眠、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患儿足月剖宫产,围生期无特殊疾病病史,4个月会翻身、9个月会叫“爸妈”、1岁会独立行走、2岁会说完整句子但吐字不清、上幼儿园时(

根管超填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病例分析-2

2.讨论 下牙槽神经为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之一,在下颌孔处进入下颌管与下牙槽动、静脉伴行向前,沿途发出细小分支支配邻近牙齿、牙槽骨及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及触压觉。下颌磨牙与下颌管的距离较近,当涉及该区域的口腔治疗操作如拔牙、种植及根管治疗等,都存在损伤下牙槽神经的潜在风险,会导致下颌相应区域出现麻木、

吗啡减量致使用吗啡泵镇痛患者高血压亚急症病例分析

吗啡(morphine)是临床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开始采用的中枢靶控输注系统(吗啡泵)植入术,将相当于1/300口服剂量的吗啡注入椎管中的脑脊液内,直接与脑、脊髓中的受体结合,可产生强效镇痛效应。由于只有极少量的吗啡进入血液循环,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