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总氮介绍

尿总氮介绍: 尿总氮是血液除去蛋白的其他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和氨等,另外还有含量很少的所谓未鉴定氮,如谷光甘肽和核甘酸的氮等,它们的分子量小,很易从肾脏排出,尿排泄氮类又受饮食中蛋白质量的影响,也与身体的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代谢平衡有关。尿总氮正常值: <857mmol/24h (<12g/24h) 混合饮食:714-1285.2mmol/24h (10-18g/24h) 低蛋白饮食:357mmol/24h (5g/24h) 高蛋白饮食:1570-1785mmol/24h (22-25g/24h)。尿总氮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升高:肾功能衰竭、尿路梗阻、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严重脱水、白血病等。 (2)降低:严重肝病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发热、呕吐、高寒、恶心、容易出血、泌尿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人。尿总氮注意事项: 检查时注意:做该检查时应尽量采用新......阅读全文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总氮介绍

尿总氮介绍:  尿总氮是血液除去蛋白的其他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和氨等,另外还有含量很少的所谓未鉴定氮,如谷光甘肽和核甘酸的氮等,它们的分子量小,很易从肾脏排出,尿排泄氮类又受饮食中蛋白质量的影响,也与身体的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代谢平衡有关。尿总氮正常值: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氨氮介绍

尿氨氮介绍:  人体内的大部分氨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一部分被用于酮酸的氨基化,合成谷氨酰胺,在肾内形成胺盐,从尿中排出。尿氨氮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功能障碍等病中占重要地位。尿氨氮正常值:  52μmol/d。尿氨氮临床意义:  尿氨由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尿中氨主要以铵盐形式排除体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氨基酸氮介绍

尿氨基酸氮介绍:  尿中有一种或数种氨基酸增多称为氨基酸尿。随着对遗传病的认识,氨基酸尿的检查已受到重视。由于血浆氨基酸的肾阈较高,正常尿中只能出现少量氨基酸。即使被肾小球滤出,也很易被肾小管重吸收。尿中氨基酸分为游离和结合两型,其中游离型排出量约为1.1g/24h,结合型约为2g/24h。结合型是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硒介绍

尿硒介绍:  人体内含硒14-21mg。肝、胰、肾中含硒较多。体内硒存在于某些酶和tRNA中发挥生理作用,较为熟知的酶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其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  我国成年人每日最低需硒量为30-50μg。硒缺乏多与当地土壤中缺硒有关。Se:原子量78.96。尿硒正常值:  0.13-1.27μ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戊糖介绍

尿戊糖介绍:  戊糖尿尿液中出现的主要是L-阿拉伯糖和L-木糖。在食用枣、李子、樱桃及其他果汁等含戊糖多的食品后,一过性的出现在尿液中,后天性戊糖增多症,是因为缺乏从L-木酮糖向木糖醇的转移酶,尿中每日排出木酮糖4-5g。尿戊糖正常值:    41-116μmol/24h (14-40mg/2h)尿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lgG介绍

尿lgG介绍:  尿lgG是尿蛋白的选择性常用选择性尿蛋白指数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和尿中任意两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较大的蛋白,其中包括尿lgG。尿lgG正常值:  在低危级1级高血压患者中,尿β2-MG检测的阳性率均为最高(P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氯介绍

尿氯介绍:  体内的氯总量约为100g,主要以氯离子形式广泛存在于组织和体液中,其是细胞外液数量最多的阴离子。它与碳酸氢根(HCO-)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当血清氯浓度降低时,为了保持阴离子的总数不变,碳酸氢根就代偿地增加,反之亦然。氯化物对调节体内水、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等都有重要作用。体内氯离子常与钠离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砷介绍

尿砷介绍:  成人体内砷总量为15-20mg,主要分布在头发、指甲、骨骼、皮肤中。进入体内的砷先在血中转化,再分布至全身组织,体内砷主要从尿排出。砷中毒与砷对体内巯基有强大结合力有关,使大量含巯基酶类失活,从而阻碍细胞内生化代谢,并使机体抗氧化能力明显减退。尿砷正常值:      1.8-1.9μm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醛固酮介绍

尿醛固酮介绍:  醛固酮降解后的主要产物为四氢醛固酮,均从尿中排出。醛固酮的分泌具有类似于皮质醇的尽夜分泌节律,即清晨高、夜晚低,同时还受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液电介质的调节。醛固酮是维持机体水分,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激素。尿醛固酮正常值:  2.7-44.3nmol/24h。尿醛固酮临床意义: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铜介绍

尿铜介绍:  成人体内含铜约100-200mg,广泛分布于各器官内,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约占体内总量的20%,其次为脑和肾脏。血浆铜95%与α2球蛋白结合,呈蓝色,故称血浆铜蓝蛋白。每一分子的血浆铜蓝蛋白与8个铜原子结合,结合比较牢固。血浆铜蓝蛋白含铜量约占全身含铜量的3%。血浆中其他的铜与血浆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