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介绍

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介绍: 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是指测定两侧肾静脉肾素活性的比值(患侧肾素/对侧肾素,RVRR)似及周围循环肾素的水平或对侧肾静脉肾素与周围血肾素的比值。一般认为周围血肾素活性高而两侧肾静脉肾素的活性差别大于2倍时,外科疗效良好,Kaufman报道有效率达93%。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正常值: 周围血肾素活性正常或对侧肾静脉与周围血肾素的比值低于1.3。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周围血肾素活性正常或对侧肾静脉与周围血肾素的比值低于1.3,而两侧肾静脉肾素活性差别大于1.4倍时,术后血压亦多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若两侧肾素活性的比值小于1.4,手术效果不佳。假阳性率约为7%。 Vaughan(1985)也认为肾静脉肾素比值为1.5∶1时,90%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可获手术良好效果,但阴性比值并不能排除手术后满意反应,其假阴性率约为15%(62/412)。另一方面,阳性RVRR也不能排除双侧性病......阅读全文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介绍

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介绍:  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是指测定两侧肾静脉肾素活性的比值(患侧肾素/对侧肾素,RVRR)似及周围循环肾素的水平或对侧肾静脉肾素与周围血肾素的比值。一般认为周围血肾素活性高而两侧肾静脉肾素的活性差别大于2倍时,外科疗效良好,Kaufman报道有效率达93%。分侧肾静脉肾素

肾功能检测项目--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介绍

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介绍:  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是指测定两侧肾静脉肾素活性的比值(患侧肾素/对侧肾素,RVRR)似及周围循环肾素的水平或对侧肾静脉肾素与周围血肾素的比值。一般认为周围血肾素活性高而两侧肾静脉肾素的活性差别大于2倍时,外科疗效良好,Kaufman报道有效率达93%。分侧肾静脉肾素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肾图检查介绍

肾图检查介绍:  肾动态非显像检查法是一种用于了解肾功能及上尿路引流情况的非显像检查法,最常用的示踪剂是131I-OIH。一般认为在无尿路梗阻情况下,肾脏指数(renal index,RI)能较好地反映肾功能。正常人RI ≥ 45%;30%-44%为肾功能轻度受损;20%-29%为中度受损;< 20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介绍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介绍: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肾脏是否正常的辅助诊断方法。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也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 -non,NCP),是指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肾血流图介绍

肾血流图介绍:  肾血流图是一项用于检查肾脏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静脉注射能快速通过肾脏的放射性示踪剂后,利用肾图仪或SPECT探测和记录两肾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常用示踪剂是 I-邻碘马尿酸( I-OIH), Tc-DTPA, Tc-EC, Tc-MAG3等并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分别获得双肾时间-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经皮肾镜检查介绍

经皮肾镜检查介绍:  经皮肾镜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肾脏是否正常的辅助诊断方法。经皮肾镜检查术是应用内窥经过扩张后形成的皮肤至肾集合系统通道,进入上泌尿道施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技术,是泌尿外科领域很有价值的诊治措施之一。经皮肾镜检查正常值:  检查时未发现肾脏异常。为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肾表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卡托普利肾图试验介绍

卡托普利肾图试验介绍:  卡托普利肾图试验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的。卡托普利是新型抗高血压药,主要作用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但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减少了肾动脉灌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过率下降的肾图特点是排泄高峰降低且延迟出现,排泄缓慢。卡托普利肾图试验正常值:  两次肾图进行比较,没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肾血流量(RPF)介绍

肾血流量(RPF)介绍:  肾血流量(RPF)测定是用清除率试验来进行的。某一物质既从肾小球滤过,又从肾小管大量排出,并且不被重吸收,在它1次流经肾组织之后,便能完全被清除,该物质的清除率就代表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浆量。常用的方法为静脉注射对氨基马尿酸,定时采取血标本,收集尿标本,记录时间,计算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介绍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介绍:  1973年Rizzetto首次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一些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现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这些抗体能与肝细胞质、近端肾小管起反应。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抗线粒体抗体可使远端肾小管着染。随后鉴定出LKM抗体有3种亚型,LKM-1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肾素活性介绍

肾素活性介绍:  肾素由肾小球旁细胞产生、贮存、分泌,是一种水解蛋白酶,能作用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再通过转化酶的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肾素活性正常值:  1.0-2.5μg·L-1/h。肾素活性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