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能源所发现高能量锂电池中演化新机制

锂-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单线态氧的生成路径示意图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誉为二次锂电池的“圣杯”,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锂-空气电池界面反应机制方向进行长期深入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近日,相关结果发表在《焦耳》期刊上。据了解,目前,锂-空气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副反应从而导致电池性能的迅速衰减,极大限制了锂-空气电池的应用。例如,锂-空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含氧中间体,这些中间体不仅能使碳基催化剂被氧化,还会导致电解液的分解并持续攻击锂负极等,使锂-空气电池的可逆性受到严重挑战。尽管锂-空气电池的充放电反应需要含氧中间体介导被广泛认可,但是中间体的生成路径以及其诱发锂-空气电池的性能衰退的机理目前并不十分清晰。在新型电解质方面,该中心科研团队通过共晶转变和原位聚合,制备了深共晶溶剂型聚合物......阅读全文

中科院能源所发现高能量锂电池中演化新机制

 锂-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单线态氧的生成路径示意图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誉为二次锂电池的“圣杯”,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锂-空气电池界面反应机制方向进行长期深入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结

中科院能源所发现高能量锂电池中演化新机制

 锂-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单线态氧的生成路径示意图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誉为二次锂电池的“圣杯”,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锂-空气电池界面反应机制方向进行长期深入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结果,

青岛能源所揭示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荷传输新机制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具有轻量化、柔性、可溶液法大面积制备等优点,成为光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2015年新型非富勒烯受体的出现,推动了OSCs的发展。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的高性能电池均是基于~100 nm的捕光层材料。但在面向应用的大面积器件的印刷制备中,OSCs捕光层厚度是关键问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新机制力促成果转化

  “吃进”秸秆尾菜,“吐出”天然气,并非天方夜谭,这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与青岛华通集团合作建设的秸秆基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工程(800万立方米/年)的真实场景。近日,记者走进青岛平度市南村镇,探访这个我国北方最大的利用自主技术建设的秸秆生物天然气项目。  

青岛能源所研究发现蒽醌类天然产物开环新机制

  以大黄素为代表的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和丝状真菌中的重要天然产物,因其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如消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泻下等,而备受关注。蒽醌化合物C10-C4a键的切割是导致开环产生裂醌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关键。尽管裂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清晰,但其中最为关键的蒽醌开环机制却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成为研究热点

  高能量密度是储能器件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作为性能优异的储能器件在过去几十年被广泛使用。然而,目前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已经逼近理论值,如何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成为研究热点。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主流技术方案受到广泛关注。理论上电池器件的能量密度在材料层面由其理

中科院物理所等发现钠通道快速失活新机制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姜道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龚健科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黄卓合作,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文章,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Eh存在N型快速失活门控机制,完全不同于高等动物钠通道中经典的IFM基序介导的快失活。NaVEh的N端螺旋直接插入并阻断已激活的

李泓:全固态电池预计2020年到2025年上市

  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引人关注,业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寄予厚望。作为核心部件的电池,选择什么样的正负极材料也备受争议。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7论坛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向记者表示,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应当是未来电动车电池的发展方向,预计全固态电池会在2020年到2025年间首批

李泓:全固态电池预计2020年到2025年上市

  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引人关注,业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寄予厚望。作为核心部件的电池,选择什么样的正负极材料也备受争议。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7论坛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向记者表示,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应当是未来电动车电池的发展方向,预计全固态电池会在2020年到2025年间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