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抗病毒免疫反应调节机制的发现

抗病毒免疫 一种抗病毒免疫反应调节新机制,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等组成的课题组所揭示。这一新的科学发现,为人类有效调控抗病毒免疫反应增添了新思路,同时有可能提出抗病毒免疫治疗的新靶点。2007年1月05日,国际免疫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免疫》刊登了该研究论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973”免疫学项目支持下,该课题组人员瞄准Toll样受体与机体免疫调控这一免疫学国际前沿热点,首次发现了一种称为“蛋白磷酸酶2”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结合“蛋白激酶分子1”的激酶活性结构域并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能够特异性地显著抑制Toll样受体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进而负向调控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为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增添了新的认识,同时提示“蛋白磷酸酶2”有可能成为抗病毒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蛋白磷酸酶2”是由国际著名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冯根生教授于19......阅读全文

抗病毒免疫反应调节机制的发现

  抗病毒免疫  一种抗病毒免疫反应调节新机制,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等组成的课题组所揭示。这一新的科学发现,为人类有效调控抗病毒免疫反应增添了新思路,同时有可能提出抗病毒免疫治疗的新靶点。2007年1月05日,国际免疫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免疫》

Nat Immunol:芳香烃受体负向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

  芳香烃受体(AHR,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是一类能够感受外界环境中的异质物(xenobiotic)刺激,并介导毒性反应的胞内转录调控因子。激活后的AHR能够调控许多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并促进对异质物的分解。之前的研究发现该信号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细

​研究发现调节免疫反应的关键性酶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告说,该校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对体液免疫机制至关重要的酶。医学界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癌症及自体免疫疾病的新药物。   体液免疫即以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是保护机体免受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B淋巴细胞经过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增殖、

研究发现调节免疫反应的关键性酶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告说,该校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对体液免疫机制至关重要的酶。医学界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癌症及自体免疫疾病的新药物。   体液免疫即以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是保护机体免受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B淋巴细胞经过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

科学家发现新的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近日,英国利兹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control of BRISC-SHMT2 assembly regulates immune signalling”的文章,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有助于控制机体对抗感染

研究发现维生素D如何调节免疫反应

  科学家们对维生素D如何影响免疫系统以及可能对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的易感性产生影响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维生素D是人体在光照下产生的,常因其有益健康而受到称赞。  研究人员发现,它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关键细胞。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了维生素D如何调节免疫反应,而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有关。

研究揭示PRMT7调控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机制

   鱼类病毒性疾病,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威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对于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既缺乏有效药物,又缺乏可生产应用的疫苗。培育抗病毒鱼类新品种或将成为确保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武汉

PRMT7调控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机制获揭示

  鱼类病毒性疾病,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威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对于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既缺乏有效药物,又缺乏可生产应用的疫苗。培育抗病毒鱼类新品种或将成为确保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武汉团

德国研究发现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作用机制

  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这一发现或将有助于研发出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报告说,调节T细胞可对机体免疫反应进行调节,对于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机体起着重要作用。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调节T细胞会通过直接接触来抑

J immunol:IL-33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

  IL-33是主要由非造血系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分泌的IL-1家族蛋白。它是一类"孤儿受体"ST2的配体。通过ST2,IL-33能够导致细胞内MyD88蛋白的招募,并进而导致多种信号(包括NF-kB与MAPK)的激活。越来越多额证据表明IL33对于过敏反应以及TH-2型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