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物理性质

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NA最终沉降于其浮力密度相应的位置,形成狭带,这种技术成为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或等密度梯度离心。稳定性:核酸的结构相当稳定,其主要原因有碱基对间的氢键、碱基的堆积作用和环境中的阳离子。......阅读全文

核酸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

核酸的物理性质

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NA最终

核酸的物理性质

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NA最终

核酸的物理性质

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NA最终

关于核酸的物理性质介绍

  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  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

脱氧核糖核酸的物理性质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

脱氧核糖核酸的物理性质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

固绿的物理性质

深绿色粉末或带金属光泽的颗粒,Em(622nm,50%甲醇):>125000,溶于水、醇,显绿色,室温储存。

硅酸的物理性质

硅酸为玻璃状无色透明的无定形颗粒,相对密度为2.1~2.3,难溶于水和醇。硅酸有多种分子构成,如二硅酸(H2Si2O5)、偏硅酸、原硅酸(Si(OH)4或H4SiO4)等,一般使用的硅酸为稳定的偏硅酸H2SiO3。

钠的物理性质

  钠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0.97g/cm3,熔点97.81℃,沸点882.9℃。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氧化转变为暗灰色,具有抗腐蚀性。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钾钠合金(液态)是核反应堆导热剂。钠单质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也低,能够溶于汞

氯的物理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组成,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液,易溶于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氯有26种同位素,其中只有[1]  原子半径:100 pm  核外电子排布: [Ne]3s23

氨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对人体的眼、鼻、喉等有刺激作用,吸入大量氨能造成短时间鼻塞,并造成窒息感,眼部接触易造成流泪,接触时应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密度比空气小氨的密度为0.771g/L(标准状况下)(3)沸点较低氨极易液化,在

磷脂的物理性质

  依加工和漂白程度不同而呈乳白、浅黄或棕色,易溶于乙醚、苯、三氯甲烷、正己烷,不溶于丙酮、水等极性溶剂。属于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性。

蔗糖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蔗糖极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于水后不导电。蔗糖还易溶于苯胺、氮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熔化的酚、液态氨、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及丙酮与水的混合物,但不能溶于汽油、石油、无水酒精、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松节油等有机溶剂。蔗糖属结晶性物质。纯蔗糖晶体的比重为1.5879,蔗糖

淀粉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无臭  溶解性: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不溶于冷水,能溶于热水,在热水中易糊化,温度降低后会老化  相对密度:一般估算为1.6左右。  淀粉燃点:380℃。

尿素的物理性质

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尿素快12倍。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

盐的物理性质

颜色盐的颜色可以是纯洁透明的(如氯化钠)、不透明的或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如黄铁矿)。大多数情况下盐表面的透明或不透明只和构成该盐的单晶体有关。当光线照射到盐上时,就会被晶界(晶体之间的边界)反射回来,大的晶体就会呈现出透明状,多晶体聚集在一起则会看起来更像白色粉末一样。盐有许多颜色,例如:黄色(例如

单糖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单糖通常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大多有吸湿性。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单糖有旋光性,多于四个碳的单糖的溶液有变旋现象。

烯烃的物理性质

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标况或常温下,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5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标况或常温下,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

苯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cm3,但其分子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除甘油,乙

乙炔的物理性质

纯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 [2]  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有毒,并且带有特殊的臭味。熔点-88°C,沸点-28°C,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

苯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cm3,但其分子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除甘油,乙

淀粉的物理性质

  1 淀粉的物理性质  淀粉根据其分子形状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是由α-1,4 葡萄糖苷键连接的线性葡聚糖,二支链淀粉是由α-1,4 和α-1,6 糖苷键连接的具有分支结构的葡聚糖。  直链淀粉在水溶液中并不是线性分子,而在分子内氢键的作用下分子链卷曲成螺旋状,每个螺旋含有6 个葡萄糖

臭氧的物理性质

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和再生问题  臭氧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特殊气味的不稳定气体,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它可在地球同温层内光化学合成,但是在地平面上仅以极低浓度存在。1.1 一般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臭氧为蓝色气体,不过在常温下,蓝色并不明显,除非是相当厚的气体。1.2 臭氧的溶解度     臭氧略

钾的物理性质

   钾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理化性质和钠非常相似。钾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   钾的密度0.862g/cm3(293K),熔点336K(63℃),沸点1043K(770℃)。   钾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质量分数77.2%的钾和22.8%的钠形成的钾钠合金熔点只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或者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极性分子,其中C、O原子均以sp³杂化轨道成键。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味

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178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吸收峰:吸收带在远紫外区pH:水溶液是中性凝固点:-169.4℃折射率:1.363相对密度(水=1):0.61相对

丙酮的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微香气味,极易挥发熔点:-94.9℃沸点: 56.5℃密度:0.7899g/cm3饱和蒸气压:24kPa(20℃)临界温度:235.5℃临界压力:4.72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引燃温度:465℃爆炸下限(V/V):2.2%爆炸上限(V/V):13

钙的物理性质

  金属钙在842℃熔化,在1494℃气化;这些值高于镁和锶(相邻的第2族金属)。它像锶一样以面心立方排列结晶;在450℃以上,它变成各向异性六边形紧密排列,像镁一样。其密度为1.55克/立方厘米,是这一族中最低的。[1]钙比铅更硬,但可以用刀子用力切割。虽然在等体积情况下钙的导电性比铜或铝差,但由

磷酸的物理性质

比电导常温下(219K),H3PO4溶液浓度为45%—47%时比电导最大。 结晶点:磷酸属于中强酸,其结晶点(冰点)为21℃,当低于此温度时会析出半水物结(冰)晶。当然,通常磷酸在10℃以上甚至更低温度下也不结(冰)晶,这是由于磷酸具有过冷的特性,也就是实际上市售的磷酸在低于21℃时会偏离其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