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成功研制105亿年偏差不到1秒的光频标

新华社武汉4月14日电(记者谭元斌)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研究团队成功研制105亿年偏差不到1秒的钙离子光频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应用物理评论》。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了解到,高克林研究团队系统解决了黑体辐射频移、多普勒频移、电四极频移等影响钙离子光频标精度的关键物理问题与技术难题,最终实现了不确定度为3E-18的液氮低温钙离子光频标,精度相当于105亿年偏差不到1秒。据悉,这是国际上第五种达到这一精度的光频标。 据悉,光频标是一套高精度测量体系,用于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或频率测量。经过科学家不懈努力,目前国际上已把锶原子光频标、镱原子光频标、铝离子光频标、镱离子光频标推进到E-18同等精度。 高克林说,高精度光频标有助于推进基础物理研究。同时,它在时间基准、相对论大地测量、导航定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阅读全文

物理所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开展铁基超导材料研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邱祥冈课题组杨润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极低温X射线衍射仪设备(LT-XRD),对铁基超导材料Ca0.86Pr0.14Fe2As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在高温超导机制的探索过程中,电子关联和磁性一直被认为会存在紧密的联系。和铜基超导类似,在最近发现的临界

工程热物理所风电复合材料叶片结构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随着风电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大,复合材料叶片的结构强度和破坏问题愈发重要。为了减少叶片局部屈曲、叶根过渡段失效、承力梁帽分层等破坏模式对叶片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的潜在威胁,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不损失叶片气动性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大厚度钝尾缘叶根、大厚度叶中、阶梯厚度承力梁帽等

铁基超导材料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向前沿

《科学》就中国科学家对高温超导研究的贡献进行新闻评述 4月25日《科学》杂志的一篇新闻报道称,新发现的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将中国的凝聚态物理学家推向了最前沿。文章指出,当44岁的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闻海虎听到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让研究小组开始了工作。他们当日就订购了

“自旋波电子学物理、材料与器件”香山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2016年2月23~24日,香山科学会议第553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此次会议以“自旋波电子学物理、材料与器件”为主题,潘建伟教授、沈保根研究员、李树深研究员和俞大鹏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物理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60多位学者参加。   自旋波(磁子)是磁性

物理所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开展铁基超导材料研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邱祥冈课题组杨润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极低温X射线衍射仪设备(LT-XRD),对铁基超导材料Ca0.86Pr0.14Fe2As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在高温超导机制的探索过程中,电子关联和磁性一直被认为会存在紧密的联系。和铜基超导类似,在最近发现的临界

我国学者在功能材料冶金物理化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874360, 51674296, 51704332, 51574287)等资助下,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李新海教授、王接喜副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功能材料冶金物理化学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dvances in Nanostru

我国首家陶瓷物理电池与新型陶瓷复合材料实验室成立

  今天(20日)行业第一家陶瓷物理电池与新型陶瓷复合材料实验室在东莞市艾尔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向世人发布了领先世界的陶瓷物理电池和新型陶瓷复合金材料科研成果,成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又一创举。  LED光电暨新能源技术研发实验室斥资930万元人民币,历时一年半,具有高新科

第347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非晶合金材料与物理”

  以“非晶合金材料与物理”为主题的第347次香山科学会议4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北京科技大学陈国良教授、中科院金属所胡壮麒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尧和教授、清华大学柳百新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本次会议旨在总结交流非晶材料形成理论与相关材料与物理问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讨论在该领域中存在的关键科

生物物理所地质地球所研制出肿瘤诊断新型纳米材料

  6月17日,《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无机纳米材料类酶活性之后(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项研

物理所等在非晶材料的动力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非晶态物质是一种微观结构长程无序、能量长期处于亚稳态的复杂多体相互作用体系。非晶态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50多年前发现的一类新型的非晶材料,它的发现极大丰富了金属物理的研究内容,日益成为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前沿。非晶合金表现出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块体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例如超高的

物理所等发现高压诱发的量子自旋液体材料的相变和超导

  高压、低温和强磁场等极端条件在探索新材料揭示新物理现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材料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的构效关系,能够揭示较多奇异且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物理现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靳常青团队长期研究新兴功能材料在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构效关系,

工程热物理所微纳热电薄膜材料热物性表征研究获进展

  将热电材料制作成纳米柱状薄膜结构是一种理论上能有效降低热导率、大幅提升热电优值的操控手段。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纳米柱状薄膜热导率的精确获取困难,由于Bi2Te3取向纳米柱状薄膜是由直径为微米量级的纳米柱阵列组成的多孔结构,其表面粗糙度较大,因此在表面上直接沉积百纳米厚的微型金属探测器的实验方案无法

物理研究所发现单相多铁性材料中的巨磁电耦合效应

  多铁性是指铁电性、铁磁性、铁弹性等多种有序的共存。多铁性材料与磁电耦合效应蕴含着丰富的基础物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多铁性材料分为复合材料和单相材料两类,复合材料的磁电耦合是利用界面效应实现的间接耦合,单相材料的磁电耦合是本征的体效应。人们已发现种

物理所“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授牌

  4月28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2011年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常务副市长吉林、副市长苟仲文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当天,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在大会上正式授牌。

物理所室温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锂离子电池不仅广泛用于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还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研发大规模储能电池也已成为迫切需求。这样锂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然而锂的储量是有限的,且分布不均,将锂离子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会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开发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称作范德华力。由于范德华力存在于任何两分子间,所以物理吸附可以发生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吸附剂表面的分子由于作用力没有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力场来吸引吸附质,由于它是分子间的吸力所引起的吸附,所以结合力较弱,吸附热较小,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被吸附的流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吸引力,即所谓的范德华力(Vanderwaals)。因此,物理吸附又称范德华吸附,它是一种可逆过程。当固体表面分子与气体或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气体或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时,气体或液体的分子就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从分子运动观点来看,这些吸附在固

物理所在多阶钙钛矿铁电材料的极端条件研究中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4_4782107.shtml   钙钛矿类材料具有多样且丰富的性能,如铁电、多铁、压电、介电、光伏、催化、磁性和高温超导等,是物质科学和材料技术的重要载体。常见的钙钛矿具有ABO3构型,称简单钙钛矿,A为半径较

金属所发现位错是可用来有效调控材料物理特性的新组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脉冲激光沉积技术,通过调控异质界面位错的柏氏矢量,成功构筑出具有巨大线性应变梯度、超低弹性能以及特殊物理特性的功能氧化物纳米结构。6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这项工作由沈阳材料科学国家

物理所研究团队发展出新的二维材料图案化的方法

  二维材料具有原子级厚度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所有原子处于表面,导致其表面对表面吸附和外界环境较为敏感。二维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下一代小型化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为实现此类应用,需要对材料进行剪裁。通过常规的微纳加工技术,包括光刻和反应离子干法刻蚀或化学溶液湿

电荷有序秘密曝光基础物理学发现为新材料开发指引方向

  中央的方块是研究所用的一个金属样本——二硒化铌,正准备用于X射线衍射实验。  关联电子研究是基础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金属中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了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产生的独特性质,可能带来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的革命性突破。但研究的关键是通过实验证明从微观层面实际探测到这些相互作用和

物理所基于无烟煤软碳负极材料开发低成本钠离子电池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这些能源是间隙性的,限制了其发展和广泛应用,大规模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瓶颈的关键技术。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锂离子电池大规

物理所团队等制备出超高非线性的二维材料复合光纤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撑。非线性光纤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光纤,在新型光纤通讯技术中具有重要应用和发展前景,并在光波长转换、超快光纤激光和超连续激光等光物理基础以及器件研究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石英光纤仅表现出微弱的奇数阶非线性效应,限制其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

物理所开发出有优异微波吸收特性和磁热效应多功能材料

  在高度集成化的电子系统中,对电子器件的抗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高频磁性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通讯对电子器件高频化、小型化的发展和信息传输宽带化的要求,也无法有效解决器件之间严重电磁干扰、电磁污染和热量散发问题。   为抑制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需要设计和开发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材

青年科学家胡伟达:聚焦新材料 开拓红外物理前沿阵地

  胡伟达年近40岁,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他在中国红外光电子物理的前沿阵地已开拓十余载。胡伟达在实验室。  “一辈子我要做这一件事,从这么多材料中,发现一个高性能的,为国家重大工程所用。”他说。  胡伟达现在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带领的

俄罗斯物理学家研制出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闪存原型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半导体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多层石墨烯材料制造的闪存,无论在信息存储速度还是保存时间方面都超过现有其它材料制成的闪存。   据科研人员介绍,石墨烯闪存的作用原理是在存储介质(多层石墨烯材料)里注入和保存电荷,而隧道层和阻挡层是闪存必需的组成部分,其隧道层由氧化硅制得,阻

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在京召开

  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叶朝辉、吴以成、解思深、吴新涛、沈德忠、姚建年、洪茂椿、万立骏、王牧、陈小龙、黄艺东、黄丰等学术委员,以及科技部基础司、国家基金委、中科院计财局、中科院高技术局的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科院福建

物理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础研究获进展

  高容量正极材料是当前第三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其中由岩盐结构Li2MnO3以及六方层状LiMO2结构单元形成的富锂相纳米复合结构正极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类材料可逆储锂容量是第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两倍,达到250-300 mAh/g。目前普遍认为,富锂相正极材料如此

物理所预言立方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型拓扑绝缘体材料

  拓扑绝缘体已成为材料研究领域中的“明星”,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目光,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都极为迅速。拓扑绝缘体是一种新奇的量子物态,具有绝缘体和导体双重特性,通过引入超导序和铁磁序,拓扑绝缘体可能在量子计算机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广泛应用。然而,要实现这些应用,首先

物理所高品质因子的3D环磁共振超材料研究获进展

  环磁极矩(toroidal moment)是一种由圆环体上沿经线流动的电流或者首尾相接的磁偶极矩产生的电磁激励,由于强度较弱,它往往被电极矩和磁极矩所掩盖, 难以被直接观测。直到2010年,人们才利用超材料结构在微波波段实现了动态环磁极矩主导的电磁响应。动态环磁极矩具有非凡的电磁能量局域能力与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