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细胞表面受体的机制

已经提出了两种模型来解释跨膜受体的作用机制。二聚化:二聚化模型表明,在配体结合之前,受体以单体形式存在。当激动剂结合发生时,单体结合形成活性二聚体。旋转:与受体细胞外部分结合的配体诱导部分受体跨膜螺旋的旋转(构象变化)。旋转会改变受体的哪些部分暴露在膜的细胞内侧,从而改变受体与细胞内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式。......阅读全文

细胞表面受体的机制

已经提出了两种模型来解释跨膜受体的作用机制。二聚化:二聚化模型表明,在配体结合之前,受体以单体形式存在。当激动剂结合发生时,单体结合形成活性二聚体。旋转:与受体细胞外部分结合的配体诱导部分受体跨膜螺旋的旋转(构象变化)。旋转会改变受体的哪些部分暴露在膜的细胞内侧,从而改变受体与细胞内其他蛋白质相互作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和机制

许多膜受体是跨膜蛋白。有很多种,包括糖蛋白和脂蛋白。数百种不同的受体是已知的,还有更多有待研究。跨膜受体通常根据其三级(三维)结构进行分类。如果三维结构未知,可以根据膜拓扑进行分类。在最简单的受体中,多肽链一次穿过脂质双层,而其他的,如G蛋白偶联受体,交叉多达七次。每个细胞膜可以有几种膜受体,表面分

细胞表面受体的概念

细胞表面受体是嵌入细胞质膜的受体。它们通过接收(结合)细胞外分子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作用。它们是特殊的整合膜蛋白,允许细胞和细胞外空间之间的通讯。细胞外分子可能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粘附分子或营养素;它们与受体反应以诱导细胞代谢和活性的变化。在信号转导过程中,配体结合通过细胞膜影响

B细胞膜表面不同类型的受体的介绍

  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urface membrane immunoglobulin mIg)这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B细胞重要的特征性标志。不成熟B细胞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又表达了mIgD,即同时表达mIgM和mIgD,有的成熟B细胞表面还mIgG、mIgA或mIgE。在B细胞

血小板膜表面受体的标记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后,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的小块细胞质,它的表面富含糖蛋白和一些酶,是血小板表面特异吸附的血浆成分,也是血小板粘着、聚集的反应部位。 目前认为与血小板功能有关的血小板膜受体有2b、3a、2b-3a复合物,FCM检测血小板膜受体,从分子水平诊断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异常,能灵敏的从

T细胞免疫应答关键受体的作用新机制

  百人博士Nature子刊发表最新成果:T细胞免疫应答关键受体的作用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ynamic regulation of CD28 conformation and signaling by charged lip

T细胞受体抗原识别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娄继忠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陈伟课题组合作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Mechano-regulation of peptide-MHC class I conformations determines TCR antige

细胞膜受体的毒素受体的介绍

  发现很多毒素也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才产生效应的。如霍乱毒素是霍乱弧菌产生的外毒素,分子量为84000,由A、B二种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有两条肽链A1和A2,由一对二硫键联接。亚单位B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亚单位A1则具有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  霍乱毒素的受体是一种神经节苷脂,

Cell:将受体固定在癌细胞表面,免疫治疗精准打击

  一种安全可控的体内内吞操作可能具有破坏性的治疗潜力。为此,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小组证明了抗吐剂/抗精神病药丙氯哌嗪可被重新使用,以可逆地抑制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靶向的膜蛋白的体内内吞作用。  研究人员在人肿瘤体外实验中直接证明了这一点。短暂的抑制内吞可增强靶细胞的可用性,并提高自然杀伤

一种针对细胞表面受体进行抗体筛选的多重分析方法 二

实验方法 细胞系和细胞培养 该文章对表达EGFR受体的的A549和A431两种细胞进行了比较,A549,A431和Jurkat细胞购自Sigma。三种细胞的培养条件如下,A549细胞:含有10%FBS的DMEM,2mM L-glutamine和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