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抗RNP抗体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 正常人:阴性 免疫印迹法 临床意义 在多种风湿病患者血中均可检出抗U1 RNP自身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25%~30%;皮肌炎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10%,而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高滴度的抗U1RNP抗体检出率可达100%,这些患者常无其他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因此,高滴度的抗U1RNP(尤其是高滴度的抗70kD)抗体被认为是MCTD的诊断标志。抗U1RNP抗体(抗70kD)阳性与肌炎、食道运动功能障碍,雷诺现象相关,但阳性患者多不发生肾炎。......阅读全文

抗RNP抗体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  正常人:阴性 免疫印迹法  临床意义  在多种风湿病患者血中均可检出抗U1 RNP自身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25%~30%;皮肌炎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10%,而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高滴度的抗U1RNP抗体检出

抗RNP抗体的临床意义及参考值

  临床意义:阳性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参考值:对流免疫电泳法:阴性。

抗RNP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在多种风湿病患者血中均可检出抗U1 RNP自身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25%~30%;皮肌炎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10%,而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高滴度的抗U1RNP抗体检出率可达100%,这些患者常无其他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抗rnp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核RNP抗体见于近32%的SLE患者,这一自身抗体几乎见于所有MCTD患者。在SLE中,抗核RNP自身抗体仅是很大的抗原和抗体谱中的一个抗体,而在MCTD中则以核RNP(U1RNP)抗原抗体系统为主。

抗RNP抗体测定的介绍

  和Sm抗原一样,U1RNP(U1核糖核蛋白)也属于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972年Sharp等报道了一组新的风湿病,称其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在这组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抗U1RNP抗体。它的靶抗原由U1 snRNA与70kD、A、C以及少量B'/B、D、E、F、G等蛋白质组成,它们也参

抗rnp抗体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抗核RNP抗体见于近32%的SLE患者,这一自身抗体几乎见于所有MCTD患者。在SLE中,抗核RNP自身抗体仅是很大的抗原和抗体谱中的一个抗体,而在MCTD中则以核RNP(U1RNP)抗原抗体系统为主。

抗rnp抗体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抗核RNP抗体见于近32%的SLE患者,这一自身抗体几乎见于所有MCTD患者。在SLE中,抗核RNP自身抗体仅是很大的抗原和抗体谱中的一个抗体,而在MCTD中则以核RNP(U1RNP)抗原抗体系统为主。  注意事项  高滴度和抗U1RNP(尤其是高滴度的抗70kD)抗体被认为是MCT

抗RNP抗体化验介绍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化验介绍:抗RNP抗体也是抗ENA抗体中的一种成份。在复合结缔组织病的病人血清中,检出率可达90%,因此又称为复合结缔组织病的标记抗体。  临床意义:阳性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rnp抗体的概述

  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此系统之所以为核RNP是由于它位于细胞核内且这个系统的抗原性可被核酸酶和蛋白溶解酶破坏。近来分子研究证明,核RNP属于较大的snRNPs家族,具有这种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可与snRNPs的亚族之一U1RNP颗粒成分发生反应。U

抗Sm抗体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  正常人:阴性 免疫印迹法  临床意义  目前认为,抗Sm抗体和抗dsDNA一样,对SLE有高度特异性,且不论是否活动期,抗Sm均可阳性,故可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但SLE患者中抗Sm阳性者仅占30%左右(20%~30%),故抗Sm阴性时不能排除SLE诊断。抗Sm抗体与临床症状和疾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