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尿常规的正常值

pH5~7;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LEU)阴性;红细胞(RBC)阴性;维生素C20~100mg/L。......阅读全文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有十个项目,你说的的尿黄是其中颜色一项,如果太黄,是因为尿胆素增加,一般可能是急性肝炎或其它肝炎会造成这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会减少。再若不慎,发生尿路感染,或阴道炎、肾炎之类;你的小便就会变红、变黑、褐或乳白色。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等症状。经化验检查就会发现小便里有

尿常规解读

尿,人之小便也,是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尿的生成有赖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尿液异常可提示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尿常规是很多疾病的辅助性检验。一般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尿 pH 值、尿中白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葡萄

详述尿常规

1.尿量(VOL)  【参考值】      成人:(1.0~1.5)L/24 h或1 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    (1)尿量减少:①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②病理性: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高热、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尿常规SOP

 (一)检测原理  通过肉眼观察判断尿外观。透明度,可分为清晰透明、轻度混浊(雾状)、混浊(云雾状)、明显混浊4个等级。  (二)方法学评价  尿色和透明度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尿透明度还易受某些盐类结晶的影响。临床应用仅作参考。  (三)质量控制  1.使用新鲜尿尿放置时间过长,盐类结晶析出、尿胆

尿常规复检

为什么尿常规需要进行复检?•干化学检查的局限性 •尿沉渣检查的局限性 •显微镜复检才是金标准 干化学的局限尿沉渣的局限以上大量的原因都会导致假阳性、假阴性、漏检和误检。因此尿常规流水线的结果必须按照复检原则,镜检确认后方可报告。复检原则•管型或病理管型阳性,需要镜检。•结晶或酵母阳性,需要镜检 。•

尿常规尿液标本收集

我们正常每天需要排出 1~2 L 的尿液。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有可能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或膀胱病变引起的。在每次解小便的时候都应该留意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健康「密码」。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早期发现很多疾病。比如:正常的尿液由于尿素分解,会出现氨臭味。如果闻到一种烂苹果

尿常规异常的病因

  1、白细胞异常:  尿常规白细胞如果出现大量+,提示有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结核等。如果病人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基本可以判断为尿路感染。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用药前最好做个尿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致病菌和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2、红细胞异常:  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

尿常规异常的诊断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10项内容:PRO(蛋白),RLD 或ERY(红细胞),LEU(白细胞)主要用于诊断肾炎,肾结石天尿路感染等疾病,SG(比重),PH(酸碱度)用于评估肾小管功能(浓缩功能和酸化功 能),GLU(葡萄糖)用于检查肾小管功能和糖尿病,NIT(亚硝酸盐)阳性表示尿路有细菌感染,KET

尿常规异常的鉴别

  1.紫癜性肾炎 病人具备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及便血等特征表现,又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的特点。若紫癜特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往往伴血清IgA升高。肾活检弥漫系膜增生为常见病理改变,免疫病理是IgA及C3为主要沉积物,故不难鉴别。  2.狼疮性肾炎 多见于

尿常规异常的概述

  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分析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和酸碱度等。当拿到尿常规报告时,主要看“+”和“-”。如果全是“-”,说明一切正常,“+”说明有问题。  检验报告中+的多少和尿中蛋白的量有一定关系,要想明确诊断,还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诊断属于哪一种肾病,还可以判断病情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