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斐林试剂的还原糖实验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左侧为氢氧化铜沉淀,右侧为砖红色沉淀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甲液量较多,乙液只需少量。然后再注入)。【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十八页说的是“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应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阅读全文

斐林试剂的还原糖实验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左侧为氢氧化铜沉淀,右侧为砖红色沉淀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甲液量较多,乙液只需少量。然后再注入)。【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十八页说的是“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4、观察试管中

斐林试剂的还原糖实验介绍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甲液量较多,乙液只需少量。然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应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比色法测定还原糖

一、原理 植物  组织中的可溶性糖可分为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和非还原糖(主要是蔗糖)两类。还原糖具有醛基和酮基,在碱性溶液中煮沸,能把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成Cu+,使蓝色的斐林试剂脱色,脱色的程度与溶液中含糖量成正比。 二、材料、仪器设备  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植物样品或烘

还原糖含量测定——用斐林试剂热滴定法

实验方法原理斐林试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甲液含有硫酸铜和次甲基蓝;乙液含有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起作用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而酒石酸钾钠在碱性溶液中使沉淀的氢氧化铜溶解而成络合物。络合物与还原糖共热时,两价铜被还原为一价氧化亚铜(红色沉淀),再与试剂中亚铁氰化钾

斐林试剂介绍

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斐林试剂的定义

1849年,德国化学家斐林(Hermann vonFehling,1812年-1885年)发明了斐林试剂。它是由氢氧化钠的含量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含量为0.05 g/mL的溶液,还有含量为0.2g/mL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的,其本质是铜离子和酒石酸形成的配合物——酒石酸合铜(高中认为是新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斐林氏容量法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淤青的醛茎,在果糖分子中含有淤青的酮茎,在乳糖中和  麦芽糖中含有淤青的半缩羧茎,因此都有还原性。在测定还原糖时一般测定总糖时所有将糖类水解为转化糖再测定  的方法都可用来测定还原糖。  (一)斐林氏容量法  1.此法的原理、试剂、方法与总糖的测

斐林试剂的制备方法

配制方法:0.1 g/mL NaOH(甲液)和0.05 g/mL 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将50g氢氧化钠和137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 mL蒸馏水中(贮于带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制方法是将34.5g结晶硫酸铜溶于500mL水中,加0.5 mL硫酸。混合均匀。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一般将斐林

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介绍

  配制方法:0.1 g/mL NaOH(甲液)和0.05 g/mL 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将50g氢氧化钠和137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 mL蒸馏水中(贮于带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制方法是将34.5g结晶硫酸铜溶于500mL水中,加0.5 mL硫酸。混合均匀。  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一

斐林试剂的基本信息

斐林试剂(Fehling's solution)是一种可以鉴别还原性物质的试剂,一般由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配成,由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冯·斐林在1849年发明的。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可与还原性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