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短膜壳绦虫病的鉴别

应与其他绦虫病相鉴别。可以通过虫卵的形态学差异来鉴别不同的绦虫病,如长膜壳绦虫虫卵呈圆形或卵圆形,内胚膜两极隆起,但无丝状体。 短膜壳绦虫虫卵无色透明,椭圆或圆形,内胚膜两板稍隆起,并发出4~8条细丝。......阅读全文

短膜壳绦虫病的鉴别

  应与其他绦虫病相鉴别。可以通过虫卵的形态学差异来鉴别不同的绦虫病,如长膜壳绦虫虫卵呈圆形或卵圆形,内胚膜两极隆起,但无丝状体。 短膜壳绦虫虫卵无色透明,椭圆或圆形,内胚膜两板稍隆起,并发出4~8条细丝。

短膜壳绦虫病的检查鉴别

  检查  常规检查: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妊娠节片。可采用玻纸拭抹法检查肛门周围虫卵检查。虫卵数稀少者可用氯化钠或硝酸钠饱和液漂浮法浓集,取表面液体镜检,但漂浮浓集法的阳性率较低。  血象检查:轻度感染患者血象检查正常。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略增多。  鉴别  应与其他绦虫病相鉴别。可以通过虫卵的形态学差异

短膜壳绦虫病的症状

  感染轻者一般无症状表现。  感染严重者可出现:  1、胃肠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痛、腹泻、、便溏或便结、体重减轻。症状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儿童感染后可出现食欲改变、发育迟缓。  2、神经症状可有头痛、头晕、乏力、烦躁和失眠,神经过敏,甚至惊厥等。绦虫若侵入脑部可致癫痫、颅内压增高,

短膜壳绦虫病的检查

  常规检查: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妊娠节片。可采用玻纸拭抹法检查肛门周围虫卵检查。虫卵数稀少者可用氯化钠或硝酸钠饱和液漂浮法浓集,取表面液体镜检,但漂浮浓集法的阳性率较低。  血象检查:轻度感染患者血象检查正常。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略增多。

短膜壳绦虫病的发病机制

  成虫与幼虫大量感染寄生于人体的小肠腔中,可引起小肠黏膜机械性与毒性刺激。以头节附着于肠粘膜上,其固着器官和微毛对人体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刺激引起肠粘膜炎症、坏死、溃疡、细胞溶解以及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幼虫侵入也可以破坏黏膜绒毛,引起小肠吸收与运动功能障碍。本病反复自身感染为

短膜壳绦虫病的发病原因

  短膜壳绦虫病成虫长25~40mm,宽1mm,头节有头节有吻突,顶突有20~30个头钩。颈细长,颈后有100~200个体节,少数多达1000节。生殖孔位于体节的单侧。有3个睾丸,呈直线横列。妊娠节中子宫呈袋状,内有虫卵80~200个。虫卵无色透明,椭圆或圆形,大小47~37μm,壳薄,壳与胚膜间充

短膜壳绦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微小膜壳绦虫的成虫寄生于鼠类或人的小肠内,脱离的节片或虫卵再随粪便排出体外,如被新的宿主吞食,则虫卵在肠中孵出六钩蚴,经过似囊尾蚴阶段发育为成虫。人体寄生的成虫可由于自身感染而大量增殖。 实验步骤 一、自己观察 短小膜壳绦虫卵玻片标本:先以低倍镜寻找(光圈

短膜壳绦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微小膜壳绦虫的成虫寄生于鼠类或人的小肠内,脱离的节片或虫卵再随粪便排出体外,如被新的宿主吞食,则虫卵在肠中孵出六钩蚴,经过似囊尾蚴阶段发育为成虫。人体寄生的成虫可由于自身感染而大量增殖。实验步骤一、自己观察短小膜壳绦虫卵玻片标本:先以低倍镜寻找(光圈可适当缩小),找到后换高镜观察之。虫卵

微小膜壳绦虫的形态

为小型绦虫,成虫体长5~80mm(平均20mm),宽0.5~1mm.头节呈球形,直径0.13~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短而圆、可自由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0~30个小钩,排成一圈。颈部较长而纤细。链体由100~200个节片组成,最多时可达近千个节片。 所有节片均宽大于长并由前向后逐渐增大,

微小膜壳绦虫的形态特点

微小膜壳绦虫为小型绦虫,成虫体长5~80mm(平均20mm),宽0.5~1mm.头节呈球形,直径0.13~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短而圆、可自由伸缩的顶突。医学|教育网顶突上有20~30个小钩,排成一圈。颈部较长而纤细。链体由100~200个节片组成,最多时可达近千个节片。所有节片均宽大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