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同济大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发布115项重要专题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同济大学共建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成立20周年之际,同济大学联手爱思唯尔,发布《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科研创新报告——全球视角下高校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科研贡献》报告。报告回顾了同济大学20年来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取得的成就,系统总结了同济大学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作出的贡献,表明高校正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力量。报告中同时提出了115项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前沿研究课题,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深入探索相关议题,加速推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这也是同济大学庆祝建校115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报告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分别致辞,吕培明、李琳共同发布报告,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主持发布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经济专家盛馥来、国际农林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P......阅读全文

发展模式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趋强化。我市在全面总结“十一五”,阔步进军“十二五”之际,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推动转型发展。于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子成为赣州上下的共识。   发展模式

刘利华:可持续能源发展形势严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第三届维也纳能源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推动可持续能源利用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第三届维也纳能源论坛于28日至30日在维也纳举行,主题是如何克服能源短缺障碍,以及寻求加快发展低碳化能源体系的道路。   刘利华在论坛期间举行的部长级高官会上强调,中国政府

海洋大会召开 促进海洋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在2017年“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由斐济和瑞典共同主办、为期5天的联合国首次“海洋大会”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会议呼吁国际社会改变思考和行动方式,扭转海洋衰退的趋势,推动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探寻“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的有效解决方案。  海洋在消除贫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

国合会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课题启动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课题组”启动会日前在京举行。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国合会副秘书长、“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课题组”中方组长徐庆华主持启动会。   徐庆华说,2011年,国合会主席团会议批准设立“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

南南可持续农业发展城市集群启动

  11月26日举行的农业科技南南合作线上交流会上,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在线宣布启动南南可持续农业发展城市集群。该集群将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和机构提供一个分享知识和经验、探讨南南及三方合作的互动社区。交流会线下会场设在湖南农业大学。  交流会上,湖南省相关市州、高校、科研机构与阿尔巴尼亚、巴西、加纳、尼

APEC能源部长北京共商亚太可持续能源发展之路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能源部长会议2日召开。21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能源部长和有关国际组织官员齐聚北京,共商亚太可持续能源发展之路。  中国是2014年APEC东道主,本次会议是APEC中国年系列会议之一。会议以“携手通向未来的亚太可持续能源发展之路”为主题,旨在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合

陈文新:生物固氮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致富,还能变废弃物为资源和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陈文新  最近研究发现,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是中国空气中氨浓度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雾霾最严重的华北平原。  为尽快改变现状,我们建议,一是将动植物遗留的废弃物通过栽种食用菌等方式,将菌渣加适量化肥转变成农田肥料使用;二是充

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在京开幕

8月7日,由中国能源学会、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在京开幕。会期从8月7日至26日,包括核能清洁利用、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36个分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指出,基于我国一次能源“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和电力

欧盟宣布将支持发展中国家可持续能源应用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4月16日在欧盟“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峰会上宣布,将在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框架内启动“活力发展”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能源开发和应用。   按照这项计划,欧盟将投资5000万欧元建立一个全新的“欧盟技术援助设施”,以便为加入“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的发展

陈文新院士:生物固氮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最近研究发现,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是中国空气中氨浓度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雾霾最严重的华北平原。  为尽快改变现状,我们建议,一是将动植物遗留的废弃物通过栽种食用菌等方式,将菌渣加适量化肥转变成农田肥料使用;二是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作用。通过这两项措施可大幅减少化学氮肥用量,既能培肥土壤,又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