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有关疟疾的检查介绍

1、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现已应用的有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阅读全文

有关疟疾的检查介绍

  1、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

有关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检查介绍

  1.血小板减少约95%的病例都有血小板减少,一般低于10万/mm3。如在动态观察中发现血小板持续下降,诊断的意义较大。如DIC未经彻底治疗,虽经输鲜血或血小板,血小板计数仍不增加。反之,如血小板数在15万/mm3以上,表示DIC的可能性不大。有些肝病或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在DIC发生前已有明显降低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介绍

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介绍:  疟疾的血清学诊断方法颇多,本节仅介绍常用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正常值:  阴性<1∶20。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荧光抗体法的阳性检出率,一般均高于原虫检出率。对恶性疟疾患者抗体效价为1∶80或更高,可认为是带虫者或近期感染疟疾的

疟疾的实验室检查

 1.除贫血外,白细胞总数减少。   2.确诊:需要血液涂片找到疟原虫。疟原虫在急性发作前和发作期间易于找到。厚滴血片较薄血涂片检出率高。对疑似患者多次未能检到疟原虫者,可用0.1%肾上腺素(O.Olmg/kg)皮下注射,于注射后15、30分钟采厚滴血片再进一步找疟原虫。必要时可在髂骨嵴做骨髓穿刺作

疟疾的诊断方法介绍

  1、流行病学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  2、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

elife:疟疾引发贫血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根据eLif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对于疟疾患者来说,自身抗体对未感染的红细胞的“误伤”可能导致其出现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疟疾感染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有时候是致命的。尽管免疫系统必须消灭感染了疟原虫的红细胞以达到清除感染的目的,但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同时会对未感染的红细胞产生持续地自身免疫攻击,最终

疟疾实验室检查

1.除贫血外,白细胞总数减少。2.确诊需要血液涂片找到疟原虫。疟原虫在急性发作前和发作期间易于找到。厚滴血片较薄血涂片检出率高。对疑似患者多次未能检到疟原虫者,可用0.1%肾上腺素(O.Olmg/kg)皮下注射,于注射后15、30分钟采厚滴血片再进一步找疟原虫。必要时可在髂骨嵴做骨髓穿刺作厚滴骨髓片

疟疾与疟原虫形态检查鉴别

疟原虫的基本知识 (一)疟疾(Malaria)概况      疟疾(Malaria)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非洲每年死于malaria的儿童约100万。      malaria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在我国华南、华中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云南和海南省尚有不少病例,因

氢化可的松有关物质的检查

  有关物质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取泼尼松龙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

关于疟疾病症的临床表现介绍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