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运输内原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肝细胞可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也可利用食物及脂肪组织动员的脂肪酸合成,然后以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E以及磷脂、胆固醇等结合而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低脂饮食时,肠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后的代谢,大部分变成低密度脂蛋白。由于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中代谢较慢,半衰期为6~12小时,故空腹血中仍有一定含量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由于携带的胆固醇相对较少,且它们的颗粒相对较大,故不易透过动脉内膜。正常的极低密度脂蛋白一般没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由于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占50%~70%,胆固醇占8%~12%,所以一旦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时,血浆中除甘油三酯升高外,胆固醇水平也随之增高。由于高脂血症病人和糖尿病病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功能不正常,这些病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中,极低密度脂蛋白......阅读全文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运输内原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肝细胞可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也可利用食物及脂肪组织动员的脂肪酸合成,然后以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E以及磷脂、胆固醇等结合而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低脂饮食时,肠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后的代谢,大部分变成低密度脂蛋

极低密度脂蛋白有哪些作用?

  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运输内原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肝细胞可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也可利用食物及脂肪组织动员的脂肪酸合成,然后以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E以及磷脂、胆固醇等结合而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低脂饮食时,肠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后的代谢,大部分变成低密度

极低密度脂蛋白有哪些重要作用

  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运输内原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肝细胞可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也可利用食物及脂肪组织动员的脂肪酸合成,然后以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E以及磷脂、胆固醇等结合而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低脂饮食时,肠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后的代谢,大部分变成低密度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意义介绍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内源性甘油三酯,由肝运往全身的主要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蛋白构成,甘油三酯是其主要成分。极低密度脂蛋白一般代谢后经中间密度脂蛋白(IDL)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受饮食,肠肝组织,毛细血管内皮以及激素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意义介绍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内源性甘油三酯,由肝运往全身的主要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蛋白构成,甘油三酯是其主要成分。极低密度脂蛋白一般代谢后经中间密度脂蛋白(IDL)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受饮食,肠肝组织,毛细血管内皮以及激素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途径

由肝脏所释放的初期VLDL含有,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C1、载脂蛋白E、胆固醇、胆固醇酯和三酸甘油脂。当它在血液中环绕后,会携带载脂蛋白C2以及加上由高密度脂蛋白而来的apoE。以这个观点来看,初期VLDL变成了成熟的VLDL。一旦在此循环中,VLDL便和脂蛋白脂酶(LPL)在身体里的微血管床接触,像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查

【参考范围】直接法:0.21~0.78mmol/L.【影响因素】1.与测定TCH的标本抽取及保存条件相同。2.溶血标本在血红蛋白>5g/L时,对反应有干扰。3.严重黄疸标本在胆红素>171μmol/L时,对反应有干扰。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8mmol/L时,对反应有干扰。【临床意

简述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途径

  由肝脏所释放的初期VLDL含有,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C1、载脂蛋白E、胆固醇、胆固醇酯和三酸甘油脂。当它在血液中环绕后,会携带载脂蛋白C2以及加上由高密度脂蛋白而来的apoE。以这个观点来看,初期VLDL变成了成熟的VLDL。  一旦在此循环中,VLDL便和脂蛋白脂酶(LPL)在身体里的微血管床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基本概念

极低密度脂蛋白,是由肝脏利用乳糜颗粒残粒、胆汁酸、脂肪酸、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物与肝脏内合成的载脂蛋白组成的一种脂蛋白。因其密度极低(0.96~1.063),分子大小为25~80NNL,内含三酰甘油60%。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内源性甘油三酯,由肝运往全身的主要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蛋白构成,甘油三酯是其主要成分。极低密度脂蛋白一般代谢后经中间密度脂蛋白(IDL)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受饮食,肠肝组织,毛细血管内皮以及激素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