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1、皮疹特点 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皮损形态: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环状、带状、泛发性、脂溢性皮炎样、湿疹样、蛎壳状、扁平苔藓样、慢性肥厚性、疣状等。 2、好发部位 头皮、四肢伸侧多见,对称分布;指(趾)甲和黏膜亦可被侵,少数可见于腋窝及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很少发生。 3、病程 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为冬重夏轻,少数患者夏重冬轻。病程一般分三期:①进行期 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厚,炎症明显,痒感显著,皮肤敏感性增高,可出现同形反应;②静止期 无新疹,旧疹不退;③退行期 炎症消退,鳞屑减少,皮疹缩......阅读全文

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1、皮疹特点  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

  一、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ICD-10:L40.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2.免疫因素  近年来多已认为银屑病是免疫或炎症介导的疾病。  3.感染因素  研究证实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病毒感染与银屑病发病

概述寻常疣的临床表现

  1.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质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继续发育呈乳头瘤样增殖,摩擦或撞击易于出血。  2.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  3.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  4.多发生于青

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IL-36水平变化及意义(一)

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IL -36水平变化及意义袁梦姝,陈宏泉,赵秀峰,王苗苗,秦绪艳,于业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山东 青岛 266003)[摘要] 目的 了解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6(IL-36)水平及其与银屑病关系,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IL-36水平变化及意义(二)

人员按病人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进行 PASI评分。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珚±s 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t 检验;应用Spearman 等级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观察组外周血中血清IL-36 水平为(104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误诊为寻常性银屑病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53 岁,已婚,湖北某县人。全身出现红 色斑块、鳞屑反复发作15 年,再发半年余。15 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粟粒大小淡红色丘疹,上 覆少许银白色鳞屑,后皮损逐渐增多变大,演变为大 小不等的红色斑块,并累及全身,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后于武汉市某医院诊断为“银屑病”,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

  一、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ICD-10:L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

一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伴寻常型银屑病...

一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伴寻常型银屑病病例分析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源于遗传的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型皮肤病,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isseminatedSuperficialActinicPorokeratosis,DSAP)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亚型。而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机

寻常型天疱疮伴感染病例分析

硫唑嘌呤作为临床常用免疫抑制药,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尤其是骨髓抑制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目前发现多种基因可能与其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如TPMT,NUDT15,ITPA等,这些报道较多集中于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患者中,尚无NUDT15基因突变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