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疱疹性咽峡炎的简介

患病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亦有说法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阅读全文

疱疹性咽峡炎的简介

  患病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亦有说法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

疱疹性咽峡炎的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因口腔咽喉部的咽峡部位的病毒感染,所造成的黏膜损伤。黏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双侧的咽峡散在的疱疹样的皮损,周围有红晕,这是典型的表现。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咽部的疼痛,患儿的高热,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在小儿,婴幼儿或者是儿童患者。临床上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的治疗,比如退热的治疗、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分析

  大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A组2、4、6、9、16、22型皆可引起此病,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少见。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  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

怎样检查诊断疱疹性咽峡炎?

  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大多正常。如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应考虑合并细菌感染。  取咽部疱液或粪便,经组织培养或接种于乳鼠可得致病病毒,同时可取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特殊的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以助确诊。  诊断  在疾病流行期间,根据

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症及诊断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

疱疹性咽峡炎的注意事项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