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空间“天气预报”,危险早知道

日常生活离不开天气预报,航天员在太空中活动、火箭发射、卫星运行……也要关注空间天气。如今,伴随着太空探索的快速发展,空间天气预报变得越来越重要。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气象局开始空间天气业务试验。2002年,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立,并于2004年正式开展空间天气业务。2021年11月16日,国际民航组织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揭牌,实现为全球民航业提供空间天气服务,保障航空安全。从2002年建成至今,我国已基本建成“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监测格局。但空间天气是什么?怎么预报?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空间天气是什么太阳爆发活动及其所引发的空间环境变化 生活在地面上的我们,已经习惯了阴晴雨雪的天气变化。但远在“九霄之外”,接近真空的宇宙空间里,也会有“天气”存在吗? “在我们所处的地球与太阳系唯一的恒星太阳之间,我们能够看到与感觉到的阳光,其实只是穿梭在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如伽马、X射线这种日常难以接触、能量更高的光线才是其中常客。......阅读全文

英国成立首家空间天气预报中心

   发生在2012年7月的太阳耀斑。 图片来源:NASA/Royal Observatory Belgium   英国上周正式成立了第一家空间天气预报中心。   英国政府在2013年年底便宣布将向该国气象局的空间天气业务中心提供资金,该中心的总部将设立在埃克塞特市。   该中心自今年

英国注资提振空间天气预报水平

英国空间天气预报服务中心未来有望提供关于太阳风暴的早期预警   圣诞烛光晚餐看起来古老而诱人,但在这样的日子里如果真的没有卫星通讯和电能,当然更不用说看电视和热剩饭了,人们恐怕就没有心情过节了。英国政府日前宣布将建立一个新的空间天气预报服务中心,目的便是减轻这种灾难场景可能造成的影响。  

中科院空间天气预报APP上线运营

   “太阳风速度最高达430千米/秒左右,地磁平静至微扰。”11月28日上午8点,每位空间天气关注者都能从一个名为“e SpaceWx”的手机客户端(APP)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以蓝灰色为主色调的APP上,他们还能看到当天不同波长范围下太阳表面和大气层的图像。  为了做这个APP,由中科院空间

“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项目启动

  1月13日至15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召开。   相关领导在发言中指出,这次“973”项目来之不易,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充分发挥人才集中的优势,在前两期“973”项目的基础上,紧紧围

我国太阳观测技术获得新突破 空间天气预报将更准确

  如何通过科技更清晰看到太阳活动区?中国科学家突破了下一代自适应光学——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关键技术,这相当于给太阳望远镜戴上校正“眼镜”。   近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在中科院云南天文台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上结合了该技术,获取太阳活动区大视场高分辨力实时图像。   太阳爆发性活动会给地

“哈维”飓风成天气预报“实验室”

  长期以来,美国气象预报员一直在羡慕英国雷丁市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同事们——他们的飓风预测模型依然是全球的黄金标准。令人遗憾的是,2012年,美国国家气象局(NWS)未能预测到飓风“桑迪”进入新泽西州的事实,而ECMWF的结果被证明是正确的。如今在“哈维”飓风中测试的两项创新试验

天气预报为何越来越准了?

  大家都习惯了天气预报带来的便捷服务,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样?未来的天气预报会如何发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给大家做出了解答。  预报准确率可达80%  曾庆存介绍,目前的3天预报,在全球范围可达70%至80%的准确度,如果是一定区域,比如我国华南地

制约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瓶颈在哪里?

  图①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大平台。  图② 华山气象站观测员于进江进行气象数据观测。  图③ 四川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正在考察气象观测员运用自动化设备的能力。  图④ 用于进行数值模式计算的大型计算机。  图⑤ 陕西三原县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天气预报的各种操作平台。  人们对天气现象的研究已经有

中国气象局:加强极端天气预报预警服务

  从4月底开始,极端天气频发,降雨较同期明显增多增强。24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关于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视频会议,提出结合当前汛期形势,进一步强化基层极端天气预警服务、加强各类赛事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遇重大气象灾害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发布天气实况信息,客观公开气象预警服务情况;同时

人工智能会成为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吗

  近日,一则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的消息引发关注。报道称,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出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低气压发生一周前的征兆。    不看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