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球环境所揭示黄土碘含量具有指示古气候变化的潜力

气候代用指标是记录过去气候演变的直接地质证据;单一指标往往因具有多解性而难以反映气候变化的全貌,因此建立多指标手段对于古气候研究十分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范煜坤等首次获得了黄土高原西峰黄土序列260 ka以来的碘含量记录,并通过与粒度、磁化率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建立了内陆环境碘含量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发现黄土中碘含量序列在轨道尺度上与气候波动具有较高相关性(图1)。 海洋是地表环境中的最大碘库,影响海洋中的碘向陆地传输的因素则可能是控制内陆环境碘含量的主要因子(图2)。在古土壤层S1和S2对应的间冰期,较高的海表面温度导致表层海水中微生物增多,进而将海水中更多的碘分解为气态形式(CH3I、C2H5I、C3H7I、CH2ICl、CH2IBr、CH2I2和I2等)并释放至大气中;更多来自海洋大气中的碘被增强的东亚夏季风带入内陆,并通过更多的降水载带至地表;暖湿气候下茂盛的植被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升......阅读全文

地球环境所揭示黄土碘含量具有指示古气候变化的潜力

  气候代用指标是记录过去气候演变的直接地质证据;单一指标往往因具有多解性而难以反映气候变化的全貌,因此建立多指标手段对于古气候研究十分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范煜坤等首次获得了黄土高原西峰黄土序列260 ka以来的碘含量记录,并通过与粒度、磁化率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建立

地质地球所关于黄土古气候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第四纪时期北极冰盖的增长与消融主导了海平面的升降和全球冰期(寒冷期)−间冰期(温暖期)气候的交替出现。北极冰盖演化的信息主要来自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但是学术界逐渐认识到后者实际上反映的是两极冰盖变化的综合环境效应,并且可能受到大洋底流水温的严重影响。北极冰芯的连续环境记录仅能够追溯至第四纪晚期,如

地环所揭示中亚黄土中蜗牛化石的古气候研究意义

  基于不同地质载体,已有多种不同的气候代用指标被用于中亚地区的古气候研究。然而,相对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该地区除了孢粉记录研究较多外,生物指标的研究相对匮乏。  陆生软体动物——蜗牛是第四纪黄土沉积中最为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化石, 因其对气候、环境变化反应敏感,被认为是黄土古环境研究中典型的“指示性动

科学家利用古气候变化研究方法评估现代气候变化

  随着未来地球计划的实施,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的重点已经从古环境重建向基于古气候数据评估现在气候变化转变。基于这一理念,兰州大学李育教授及其团队尝试利用古气候变化研究方法评估现代气候变化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相关成果发布于《地球科学评述》。  中全新世是公认的气候大暖期,气候变暖也成为现代全球性的

研究揭示中亚黄土沉积速率的变化机理

  中亚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粉尘源区之一,沙尘暴灾害频发,这不仅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该地区粉尘排放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黄土是典型的风成沉积物,是古粉尘堆积的产物,研究黄土的沉积过程与变化规律有利于充分认识当前粉尘释

中德联合揭示中亚黄土形成的驱动机制和气候条件

  黄土在中亚地区分布广泛,其沉积连续稳定,是中亚干旱区古气候重建的重要载体。但到目前为止,中亚黄土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对黄土形成的驱动机制和气候条件仍认识不足。 图1 粒度EM1组分变化与哈萨克斯坦黄土和靖远粒度以及天山冰进和格陵兰冰心记录的对比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一带一

地球环境所等在北天山山麓黄土来源研究中获进展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中亚黄土的年代学与古气候重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该区黄土的来源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待进一步探索。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亚黄土研究组联合福建师范大学、伊朗霍尔木兹甘大学、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定量恢复中亚北天山黄土的物质来源,明确山麓冲洪积物、沙漠与黄土三者之间的成

黄土10Be定量重建亚洲季风降水变化研究取得突破

  5月25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刊登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Warren Beck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共同领导的团队在利用中国黄土10Be重建古降水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黄土10Be记录的55万年以

黄土高原成壤过程赤铁矿生成主控气候要素被发现

  古气候要素的定量重建是古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土壤磁学性质与气候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古土壤古气候要素定量重建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中国北方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包含了上百层古土壤层,是研究东亚季风区古增温及其环境后果的理想材料,厘定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赤铁矿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定量—半定

地球环境所揭示中亚伊犁盆地黄土记录的全新世湿度变化

  中亚地区全新世干湿变化是古气候学具有争议性的前沿科学问题。在全新世亚轨道(指多千年)尺度上,来自中亚石笋、湖泊、黄土等载体的干湿变化结果,有的显示与亚洲季风区同步,也有的呈反向变化,制约对其动力学机制上的理解。近年来,基于湖泊、黄土等记录的结果,大体支持中亚核心区全新世以来持续变湿。相比湖泊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