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病因分析和检查介绍

一、病因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撕裂出血,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形成血肿,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患者,以额颞部及颞顶部最为常见。 二、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约95%显示颅骨骨折。 2.CT扫描 表现为呈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边界锐利,骨窗位可显示血肿部位颅骨骨折,同侧脑室系统受压,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3.MRI 多不用于急性期检查,形态与CT表现相似,呈梭形,边界锐利,T1加权像为等信号,其内缘可见低信号的硬脑膜,T2加权像为低信号。......阅读全文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病因分析和检查介绍

  一、病因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撕裂出血,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形成血肿,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患者,以额颞部及颞顶部最为常见。  二、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约95%显示颅骨骨折。  2.CT扫描  表现为呈双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相关介绍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acute epidural hematoma)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多为单发,多发者罕见,但可合并其他类型血肿,构成复合型血肿,其中以外伤着力点硬膜外血肿合并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较为常见,脑内血肿少见。急性硬膜外血肿死亡率介于5%~25

手术治疗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近年来,由于CT扫描检查的广泛应用,能够对血肿的部位、大小和脑损伤情况了如指掌,并能动态地观察血肿的变化,因此有些病例采用小骨窗方法治疗硬膜外血肿也获得成功。  (1)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

概述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一般若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且脑的原发损伤较轻者,预后均良好。死亡率介于10%~25%之间。实际上这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血肿本身,而是因脑疝形成后所引起的脑干继发性损害所致,因此,必须做到早

非手术治疗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无论施行手术与否,均须进行及时、合理的非手术治疗,特别是伴有严重脑原发性损伤和(或)继发性脑损害的患者,决不能掉以轻心。  硬脑膜外血肿的保守治疗:适用于神志清醒、病情平稳的患者;CT检查血肿计量小于40ml,中线移位不超过1.5cm;无意识恶化、眼底水肿及新病征出现;非颅中窝或

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分析

  主要是颅脑外伤。有的仅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尤以额前或枕后着力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非损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分少见,可能与动脉瘤、血管畸形或其他脑血管病有关。

概述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有一定规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以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为例概述如下:  1.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这类患者的意识变化有三种不同情况:①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

关于硬脑膜下血肿的检查和诊断

  检查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T检查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有助于确诊。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T检查表现为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有助于确诊;少数也可呈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与血肿腔内的凝血机制和病程有关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一、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S06.501)     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ICD-9CM-3:01.3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

硬膜下血肿的病因分析

  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在颅内血肿中发生率最高。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发生)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般为加速性暴力引起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断或是脑挫裂伤皮质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