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默克等跨国制药巨头在华扩产抢市

在欧美医药市场不振之时,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让中国成为跨国药企眼里的香饽饽。继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后,多家跨国医药巨头在生产方面也不断加码。随着外资药企的强势进军,国内企业如何迎战是一大关键问题。 在欧美医药市场不振之时,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让中国成为跨国药企眼里的香饽饽。继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后,多家跨国医药巨头在生产方面也不断加码。随着外资药企的强势进军,国内企业如何迎战是一大关键问题。10大外资制药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排名 诺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诺华制药(中国)昌平工厂二期扩建项目投资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预计扩建区域的设备全面安装并投产后,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亿片,成为全国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最高的制药生产厂之一。 “中国是瑞士诺华集团全球高度重视的市场”,这是诺华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也反映出其对这一市场野心勃勃。 事实上,除了诺华之外,其余多家跨国制药巨头在华市场均动作频频。在过去几年,阿斯利......阅读全文

外资药企在华面临“最坏的时代”

  5月,针对外资药企原研药的“价格谈判”有望公布结果。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贵进口专利药通过国家谈判价格可降50%。这被视为外资药企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点——它们将可能从此滑向“最坏的时代”。  “我可以确信今后两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药相比,我们原研药的价格面临很大

跨国药企是如何扎根中国的?

  时至年底,各大跨国药企的高层再次齐聚中国,出席各类会议论坛,充分表达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异于往年的是,2016年跨国药企的活跃度非同一般。据一位曾先后任职三家跨国药企管理层的人士透露,除了必须“拜见”的中央部委高层,2016年跨国药企高管们还积极走向地方省市,洽谈投资建厂。  2016年11

2007制药巨头在中国的十大标志性事件

2007年,许多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仍然在中国动作频频,审视这些制药巨头在中国的举动,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包括资本、研发、生产等领域;加速临床试验,包括在中国启动更多的新药临床试验以及更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布局OTC,包括拜耳、诺华、默克;工商角力,先后爆出西安杨森与南京医药、中美史克与老

内外资巨头争相下注 生物医药“钱”景可期

  日前,“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公布的一组来自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中国处方药市场预计将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并将在2020年达到3150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处方药市场规模仅为480亿美元,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竞相投资   10亿美元的投资,几乎被一致认为是“最资

盘点: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华行贿丑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优厚的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公司进驻中国市场。由于受中国市场经济的欠成熟与欠发达、配套的市场法制建设的相对迟滞,以及商业领域盛行的潜规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滋生了在华制药公司大肆行贿的土壤,使得其较国内企业行贿呈现出更强的隐蔽性、更高的组织性和更大危害性

新医改掀起跨国医药集团投资热

新医改促使跨国医药集团在中国“扎堆”建立研发中心   2009年11月3日,瑞士诺华制药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备忘录,拟在未来5年内投资10亿美元,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针对中国的高发疾病从事新药的基础研发。此前,该公司已投入2.5亿美元在苏州常熟建设新型全球技术中心。   20天后,德国默克

第一批一致性评价品种最全解析

仿制药市场即将迎来寡头时代。那么,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12个品种目前的市场格局分别如何?它们如何搅动市场竞争格局、冲击原研药?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多少盈利?这些成了业内人士对这些品种的关注和期待。12月29日,第一批到达终点的竞跑者终于新鲜出炉,一共12个品种,17个品规,其中4个产品属于“289目录”

跨国药企在华布局向纵深发展

随着罗氏宣布在华建立涵盖产业全领域的研发中心,跨国药企在华研发布局也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始向核心进发,向纵深发展,这将 促使我国从药品生产基地向研发聚集地转变 罗氏“抢”了第一 罗氏制药10月29日宣布成立药品开发中国中心。位于上海的该中心是中国乃至亚太第一个具备进行临床开发过程所需要的全

制药巨头研发重心纷纷向中国转移

  全球第二大医药巨头默沙东公司于上周宣布在中国成立亚洲研发总部,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并且默沙东承诺未来五年内在中国投入15亿美元(约合96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新的亚洲研发总部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据介绍,随着欧美受金融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等,以及越来越多的专利药到期、新药上市数量

从风声鹤唳到蠢蠢欲动 外资药企中国布局悄然生变

  自今年7月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中国被曝出商业行贿后,一些外资药企颇感风声鹤唳。直到近日,美国强生和德国默克先后高调宣布在中国新建数亿元的生产基地,打破了数月来的沉寂。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国务院开启了八万亿元健康服务市场红利令部分外资药企表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但是鉴于葛兰素史克的案件

礼来被曝常规回卡返点医生 胰岛素1年3千万

  数十份的销售电子凭证、数以百万计经费预拨的常规单据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大的秘密?美国医药巨头礼来中国内部流出的这部分资料牵出了经年累月、数额巨大的医疗行贿链条。   一份2012年的预算资源分配文件中显示,该公司仅对优泌林这一个糖尿病产品就分别在“国际会、全国会、大区会、TP活动、看图对话、基药

医药业多事之秋:2014中药出口会否继续恶化

  关键词:行贿门   2014年展望:   “带金营销”模式的变革   如果非要寻找2013年哪个事件撬动了整个医药行业,那么绝对非“葛兰素史克(GSK)行贿门”莫属。随着这家全球前十、同时也是英国最大的制药公司的“中枪”,跨国药企在华“直接行贿”、“赞助项目”等行业潜规则一并被曝光。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下的CRO行业:未来3-5年700亿市场

报告要点:全球CRO市场快速增长: 2014 年全球 CRO市场规模达 270亿美元,预计 2017 年达 320亿美元,2020 年达 590亿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场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13.91%。研发投入、创新药、政策驱动,中国CRO市场空间巨大:中国CRO市场于

跨国药企失色?本土药企机会来了?

  无论面子里子,在华的跨国药企都开始走下坡路,这也直接导致近几年它们中大部分的业绩增速都从“躺着赚钱”时期的超过20%放缓到现在的10%甚至更低。对于中国这个2016年销售额达1167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未来外资与内资之间的争斗将更加惨烈。  辉瑞失去大将  5月10日,辉瑞中国内部会议宣

诺华、罗氏、辉瑞…全球TOP10药企在华临床试验 谁申报最多?

  对于医药人来说,“5.20”应当具备一个更不一样的色彩。跨国药企在华临床试验,谁申报最多?谁完成最多?谁撤回最多?为什么?答案都在这篇文章里。  一年一度的“5.20”,今年你是如何度过的?是否已经沉浸在甜言蜜语之中无法自拔,是否已经拿到了心仪的礼物,是否又向你身边所爱的人,你的父母、爱人、子女

单抗:定向打击难治之症

  单抗技术避免了抗体制备的特异性问题,可以制造出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也即精度更高的“制导导弹”,针对特定的疾病进行“定向打击”,因而被看作肿瘤、结核病等疾病的杀手。1975年,英国科学家将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从而建立了这项技术。自此,单抗生物制品就因其巨大的经济价

单抗成药品市场金矿 中外药企抢仿高地

  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生物制品绝对可以被称为是药品市场的一座金矿。  单抗技术避免了抗体制备的特异性问题,可以制造出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也即精度更高的“制导导弹”,针对特定的疾病进行“定向打击”,因而被看作肿瘤、结核病等疾病的杀手。1975年,英国科学家将产生抗体的淋巴细

制药巨头疯抢新生物制药的逻辑 现有药品将失专利保护

  现在,全球的大型制药企业都在饿狼扑食般盯着新生的药物公司,这些药企大都在最新的生物制药、免疫疗法等领域有一两项成熟的药品,和正在第二、三试验阶段的产品管线,也被资本市场青睐。  尽管收购并购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十余年,如巨头辉瑞从2000年开始并购华纳兰伯特和法玛西亚,之后又并购惠氏,成为全球范围内

当失意的制药巨头遇上亟待金主的生物新秀

  尽管收购并购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十余年,如巨头辉瑞从2000年开始并购华纳兰伯特和法玛西亚,之后又并购惠氏,成为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的制药企业。争抢中小型制药公司的趋势却在最近一两年集中爆发,压力主要来自专利到期的威胁,和新领域的药物竞争。  肿瘤药物公司麦迪韦逊(Medivation)是最为抢手的一

制药巨头纷纷布局互联网医疗,默克这次最积极!

  当互联网医疗风靡全球,作为传统制药业的巨头们以怎样的态度看待这场变局?事实上,在2010年甚至更早某些制药业大佬已经有所行动,演变至今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制药企业参与其中。他们试图通过新技术手段寻找服务医生与患者的绝佳途径,围绕自己的核心产品,通过合作、投资、收购、自我开发四个不同途径参与其中,从药

从拓荒者到世界巨头,他让华尔街首次为中国“头脑”买单

  21世纪初,在欧美医药界和风投人眼里,中国不可能诞生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CRO),至少不会成为一个行业,因为中国不具备这样的研发实力和基本土壤。  2007年12月,来自中国无锡的新药研发服务公司药明康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给唱衰之人以重重地回击,引发国内外业界和资本市场轰动。  彼时,在纽交所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国变脸

  当跨国企业纷纷把自己最大的研发中心从国外搬到中国时,国内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近日,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在未来的五年中,将投资1亿美元扩建在北京的研发中心,其中的3000到4000万美元将用于建立新的实验室。到2015年该中心的规模将扩大一倍,成为除位于丹麦总部的全球研发中心之外规

analytica China 2018全力打造生物制药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政策、市场驱动生物制药行业蓬勃发展 科学仪器产业迎来无限商机analytica China 2018全力打造生物制药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以创新发展的姿态引领制药行业的发展。需求拉动市场,随着全球对健康意识的增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可谓前景无限。作为最具潜力的生物制药市场之一,中

进口药价为何居高不下?

  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中国人都期望拥有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更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再加上老龄化人口比重加大,以及政府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推进,近年来,中国药品市场迅猛发展,中国也成为各国制药巨头必争的兵家重地。   毕马威报告指出,中国已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继GSK之后 比利时优时比成中国最新调查目标

优时比被上海工商部门调查,该公司表示业务未受影响,将积极配合调查。   中国官方加大了对药品定价与营销手段的整治力度,比利时制药商优时比(UCB)成为最新调查目标。   优时比证实,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本周对其进行了调查。工商总局是中国几个反垄断监管部门之一。   本周,中国警方还指控葛兰

第三方医检有望开放 诊断企业发力千亿蓝海

  “因为和医改大趋势合拍,目前国内的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增长迅猛。在医疗市场受医改的影响,无论是化学制药还是中药、生物制剂增长都放缓的情况下,第三方医疗检验行业却能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刘宇刚表示。  来自金域医疗检验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2年实现10亿元销售额,2014年为18.8亿元,而

中国市场成跨国药企争抢研发高地

        随着传统医药市场发展速度放慢,跨国制药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这一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大量最新研制开发成功的药物在第一时间被引入中国。但与此同时,跨国制药企业也必须面临鱼与熊掌的选择:是追求更高的价格?还是谋求更广阔的市

葛兰素史克案发酵:扬子江等国企会议费更惊人

以学术会的方式做药品推广,这是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引入中国的国际通行做法。各类大小学术会已成为药企会议费大增的客观因素。 全国性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展位、卫星会/研讨会及现场演示或培训申请表(部分)。   葛兰素史克(GSK)一案的不断发酵正在掀开药企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直接或变相行贿的灰

2015全球科学仪器并购路线:生命科学、质谱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对于全球科学仪器企业来说,是并购整合动作不断、变化多端的一年。从C&EN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仪器公司排名》来看,位居前十的只有一向低调的岛津和专注于光学、光电子的Carl Zeiss在2015年没有大的收购动作。2013年以136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