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聚焦“双碳”目标 构建新时代林业体系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被公认为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成本最低、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多种效益等特点。 研究表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存储了约1.15万亿吨碳,其年固碳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77%;就当前估计,能抵消人为碳排放的7.7%~30.8%,且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0立方米,可多固定1.6吨二氧化碳。 林业不仅能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在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构建新时代林业发展体系,还有很多探索性工作要做:着力从发展理念根本转变、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行业目标重新定向等方面下功夫,以适应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首先,木材生产不再是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林业需要提升生态与文化内涵。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客观需求,林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特殊时期与国家发......阅读全文

双碳之路,还有多远要走?

气候变化研究涵盖的学科发生了变化,能源与燃料、绿色与可持续科技、环境工程和环境研究等新兴学科研究占比则持续上升。呈现出科技支撑全球通往碳中和之路的趋势。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已在中国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然而,我国是

减污降碳协同为“双碳”目标增效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减污、降碳该如何协同?哪些因素影响着减污降碳实践效果?在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了解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厘清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

培养“双碳”人才,他们这样做

每年暑假,200余支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进行生态政策宣讲、生态科技服务等,为当地百姓传播生态知识,带来生态理念。这个名为“美丽中国行”的常规活动,8年来共有近5000名研究生的足迹踏上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目

培养“双碳”人才,他们这样做

  每年暑假,200余支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进行生态政策宣讲、生态科技服务等,为当地百姓传播生态知识,带来生态理念。这个名为“美丽中国行”的常规活动,8年来共有近5000名研究生的足迹踏上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

“双碳”背景下 公园城市咋建?

 研讨会现场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暨公园城市碳中和实现路径研讨会于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承办。会议总结了2021年公园城市专委会的主要工作,深

实现“双碳”目标,高校这样贡献智慧

  学校要高举服务“双碳”目标大旗,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与氢能、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方向,深度服务“双碳”目标,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持续引领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增效。  这是一项庄严的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

“双控”之下,碳减排动力何来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排放权交易一年整。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于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表示,目前成交量还较小,企业主动性还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

宁夏出台“双碳”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贺兰山保卫战打响之前,宁夏北部石炭井、汝箕沟等煤炭开采集中区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造成了贺兰山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  前不久,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研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用项目负责人刘秉儒的话说,他们实现了“绿水青山增碳汇,环境改善促发展”。 

“双碳”背景下 公园城市咋建?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暨公园城市碳中和实现路径研讨会于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承办。会议总结了2021年公园城市专委会的主要工作,深入探讨了“双碳”背景下公园城市的建设路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城

“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低碳保供”研讨会举行

“十四五”是我国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碳中和目标相关工作的关键期和攻坚期。11月24日,“新型电力系统底层逻辑思考——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低碳保供”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从低碳保供的角度,思考当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困境,并从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发展出发,探讨平衡低碳转型和电力供应安全、促进新型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