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突变让大肠杆菌与宿主互惠

本报讯 《自然—微生物学》8月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珀椿象与一个大肠杆菌实验菌株之间的互惠(或共生)作用能通过大肠杆菌的一个单一突变进行快速改造。研究结果或帮助科学家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与它们的宿主共同生长,以及驱动这种关系的分子机制。微生物通常与宿主是共生的关系,这意味着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受益。共生现象在自然界很普遍,无论是人类与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群,还是植物和定植在其根部的微生物,抑或是常与一两个微生物共生的昆虫。不过,科学家尚不清楚宿主与微生物间的这种共生关系是如何出现的。筑波市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古贺隆一、深津武马和同事利用珀椿象研究了大肠杆菌的演化——这类细菌通常不会与这种昆虫共生。研究人员在珀椿象肠道定植了一株能快速演化的大肠杆菌,并跟随昆虫协同演化了12代(约两年)。起初,大肠杆菌定植降低了昆虫存活率,减小了昆虫的体型,让它们变得更偏棕色而不是绿色。不过,从第7代开始(约1年之后),演化后的大肠杆菌就能支持健......阅读全文

突变让大肠杆菌与宿主互惠

本报讯 《自然—微生物学》8月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珀椿象与一个大肠杆菌实验菌株之间的互惠(或共生)作用能通过大肠杆菌的一个单一突变进行快速改造。研究结果或帮助科学家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与它们的宿主共同生长,以及驱动这种关系的分子机制。微生物通常与宿主是共生的关系,这意味着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受益。

单个突变让大肠杆菌对宿主昆虫有益

一项研究发现,珀椿象与一个大肠杆菌实验菌株之间的互惠(或称共生)相互作用能通过大肠杆菌的一个单一突变进行快速改造。研究结果或有助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与它们的宿主共同生长,以及驱动这种关系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8月4日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微生物通常与宿主是共生的关系,意味着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受益。

《科学》:大肠杆菌突变率比预想的高1000倍

葡萄牙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益突变发生的频率比之前预想的要高上1000倍之多。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细菌能快速对抗生素产生抵抗性。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10日的《科学》杂志上。 领导该项研究的是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所(Gulbenkian Science I

大肠杆菌

      大肠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大小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有

大肠杆菌素或能杀死大肠杆菌本身

  近日,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分子科学中心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对付大肠杆菌菌株的新线索。研究人员指明了如何使“细菌素”——能够杀死其他细菌菌株的物质——进入细菌细胞进而杀死它,以及如何让大肠杆菌产生的大肠杆菌素A有针对性地到另一个细胞蛋白(TolA)中创建一个新的“特洛伊木马”武器,并最终从内部杀

大肠杆菌杂交

一、实验原理Lederberg和Tatum(1946)选用典型的大肠杆菌为材料,筛选营养缺陷型。利用双重和三重缺陷型的菌株,在简单的合成培养基上混合培养,在此培养基上只有重组子能长,亲本不能长,即所谓选择性培养,使细菌杂交获得成功。图12-1说明了细菌的基因重组是不同基因型的细菌经接触,接合后随之发

大肠杆菌中毒表现

不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①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主要症状是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每天腹泻可达8~12次。②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中毒症状与志贺菌引起的痢疾相似,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③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主要症状是发热、不适、

大肠杆菌介绍(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细菌的分离鉴定  1.标本:肠道外感染取中段尿、血液、脓液、脑脊液等,腹泻者取粪便。  2.分离培养与鉴定:粪便标本直接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血液需先经肉汤增菌,再转种血琼脂平板。其他标本可同时接种血琼脂平板和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后,观察

质粒转染大肠杆菌

质粒转染大肠杆菌可应用于:(1)细菌株的构建;(2)细胞工程;实验方法原理感受态细胞易于接受外来基因成为重组细胞,实验将质粒加入有感受态细胞的培养皿中,热击处理进行质粒转染。实验材料细胞株质粒试剂、试剂盒链霉素青霉素FCSPBS胰酶EDTA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TM2000)胰化蛋白

大肠杆菌转化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质粒DNA或重组DNA粘附在细菌细胞表面,经过42摄氏度短时间的热击处理,促进吸收DNA.然后在非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待质粒上所带的抗菌素基因表达,就可以在含抗菌素的培养基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