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简述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

胆汁淤积性肝病与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的积聚有关,这些胆酸由于去垢作用而引起肝细胞损害。UDCA是一种无毒性的亲水胆酸,能竞争性地抑制毒性内源性胆酸在回肠的吸收。通过激活钙离子、蛋白激酶C组成的信号网络,并通过激活分裂活性蛋白激酶来增强胆汁淤积肝细胞的分泌能力,使血液及肝细胞中内源性疏水胆酸浓度降低,达到抗胆汁淤积的作用。UDCA还能竞争性地取代细胞膜和细胞器上的毒性胆酸分子,防止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受到更多毒性胆酸的损害。上述作用具体表现在: (1)细胞保护作用。UDCA结合物能明显减轻疏水胆酸诱发的肝细胞的细胞溶解,减少培养鼠和人类肝细胞由毒性胆酸诱发的细胞凋亡。 (2)膜稳定作用。UDCA可防止胆酸诱发的线粒体膜渗透性改变,也就是说可通过膜稳定作用来防止毒性胆酸诱发的线粒体膜、基底膜和小胆管膜损害。 (3)抗氧化作用。UDCA能抑制毒性胆酸引起的枯否细胞激活,还能增加肝细胞谷胱甘肽和含硫醇蛋白的水平,防止肝细胞......阅读全文

简述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

  胆汁淤积性肝病与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的积聚有关,这些胆酸由于去垢作用而引起肝细胞损害。UDCA是一种无毒性的亲水胆酸,能竞争性地抑制毒性内源性胆酸在回肠的吸收。通过激活钙离子、蛋白激酶C组成的信号网络,并通过激活分裂活性蛋白激酶来增强胆汁淤积肝细胞的分泌能力,使血液及肝细胞中内源性疏水胆

简述熊去氧胆酸的药理作用

  1.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导致胆汁酸成分的变化,使其在胆汁中含量增加,有利胆作用。患者服用后胆汁酸分泌均值由每小时1.8mmol增至2.24mmol,长期服用可增加UDCA在胆汁中的含量,不增加胆酸的含量。  2.能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量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从而有利

熊去氧胆酸的药物相互作用

  1.熊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胆胆酸合用,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和饱和度的降低程度均大于两药单独使用,也大于两药的相加作用。这可能与两药对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和溶解动力学的不同作用机制有关。  2.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胆汁饱和度,影响熊去氧胆酸疗效,故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时应采取其他节育措施。  3.药用炭在体外试

使用熊去氧胆酸的注意事项

  熊去氧胆酸不能溶解胆色素结石、钙化胆固醇性结石、混合结石及不透过X线结石。  熊去氧胆酸胶囊必须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主治医师在治疗前三个月必须每4周检查一次患者的一些肝功能指标如AST(SGOT)、ALT(SGPT)和γ-GT等,并且以后每3个月检查一下肝功能指标。除可以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

关于熊去氧胆酸的临床应用的介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BC是主要发生于中年妇女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Pares等进行了一项试验,平均活组织检查间隔时间为4.5年。结果发现,UDCA确能防止PBC组织学分期的进展。1999年Angulo等报道,在一项UDCA对非肝硬化PBC患者的长期治疗试验(

使用熊去氧胆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主要为腹泻,发生率约为2%。偶见便秘、胃痛、胰腺炎等。  2.肝毒性:熊去氧胆酸对肝脏毒性不明显。  3.呼吸系统:国外资料报道,可出现支气管炎、咳嗽、咽炎等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4.中枢神经系统:偶见头痛、头晕等。  5.皮肤:可出现瘙痒、脱发等。  6.肌肉骨骼:可出现关节痛、关节炎、

关于熊去氧胆酸的药代动力学的介绍

  熊去氧胆酸呈弱碱性,口服后通过被动扩散而迅速吸收,吸收的最有效部位是中等碱性环境的回肠。生物利用度为90%,总蛋白结合率为70%。熊去氧胆酸通过肝脏时被摄取5%~60%,明显低于鹅去氧胆胆胆酸,仅少量药物进入体循环,血药浓度很低。口服后1h和3h分别出现两个血药浓度峰值。用于溶解胆石时,口服后3

熊脱氧胆酸的主要作用

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它是双羟基胆汁酸,亲水性,在急性和慢性肝炎的应用正在扩大。胆盐促使水份、卵磷脂、胆固醇和结合胆红素从胆道排泄,熊脱氧胆酸盐比其它胆酸盐有大得多的利胆作用。胆盐肠—肝循环障碍,在淤胆的病理发生中是重要的,可能与淤胆时的皮肤瘙痒有关。口服

生化检测项目--血清甘-鹅去氧胆酸介绍

血清甘-鹅去氧胆酸介绍:  各种血浆胶体稳定性试验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所有试剂不同,促进和抑制絮状浊度的作用各有差异,目前临床去氧胆酸测定也是常用之一。血清甘-鹅去氧胆酸正常值:  国内有人报道121名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清CDCG X±SD为3.01±1.5nmol/ml,95%正常范围为0.46-5

肝病药物熊去氧胆酸或能有效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疾病症状

  近日,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数十年来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或能帮助恢复因阿尔兹海默病而损伤的细胞,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上。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药物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