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部分介绍

钢壳/铝壳/圆柱/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材料,电动自行车则普遍用镍钴锰酸锂(俗称三元)或者三元+少量锰酸锂,纯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则由于体积大、性能不好或成本高而逐渐淡出。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10-20微米的电解铝箔。 (2)隔膜——一种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3)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7-15微米的电解铜箔。 (4)有机电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聚合物的则使用凝胶状电解液。 (5)电池外壳——分为钢壳(方型很少使用)、铝壳、镀镍铁壳(圆柱电池使用)、铝塑膜(软包装)等,还有电池的盖帽,也是电池的正负极引出端。......阅读全文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部分介绍

  钢壳/铝壳/圆柱/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材料,电动自行车则普遍用镍钴锰酸锂(俗称三元)或者三元+少量锰酸锂,纯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则由于体积大、性能不好或成本高而逐渐淡出。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10-20微米的电解铝箔。  (2)隔膜——一种经特殊成型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介绍

  锂离子电池有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 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钴酸锂、锰酸锂,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种类介绍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quified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为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为PLB)。  锂离子电池(Li-ion)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手机、笔记本

关于锂离子电池放电的介绍

  放电终止电压: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有的产品为3.7V),终止放电电压为2.5-2.75V(电池厂给出工作电压范围或给出终止放电电压,各参数略有不同)。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不应小于2.5(n是串联的电池数),低于终止放电电压继续放电称为过放,过放会使电池寿命缩短,严重时会导致电池失效。电

关于锂离子电池运输的介绍

  锂离子电池运输方式包括空运、水运、陆运,至此主要讨论的是最为常用的航空运输、海洋运输。  由于锂是一种特别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 易延伸和燃烧, 锂电池包装和运输,如处理不当, 易燃烧和爆炸, 事故也时有发生。其包装和运输中的非规范行为而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际上多个机构颁布有多个规定

关于数量性状的组成部分介绍

  生物界的另一类性状如红与白、有与无等称质量性状。质量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杂交后代的个体可以明确地分组,因而可以计算杂交子代各组个体数目的比率,分析基因分离、基因重组以及基因连锁等遗传行为。  数量性状在生物全部性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些极为重要的经济

关于锂离子电池充电的过程介绍

  充电是电池重复使用的重要步骤,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流快充阶段和恒压电流递减阶段。恒流快充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到电池的标准电压,随后在控制芯片下转入恒压阶段,电压不再升高以确保不会过充,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上升逐步减弱到设定的值,而最终完成充电。电量统计芯片通过记录放电曲线可以抽

关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构成介绍

  一、主要组成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构成,隔膜是其核心关键材料之一。  涂碳铝箔(导电涂层)为锂电池产业带来技术革新和产业提升 。  提升锂电产品性能,改善放电倍率。  随着国内电池厂商对电池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电池涂层技术:导电材料&导电涂层铝箔/铜箔在国内日趋得到重

关于组蛋白组成部分的介绍

  组蛋白是存在于染色体内的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成分称非组蛋白。绝大部分非组蛋白呈酸性,因此也称酸性蛋白质或剩余蛋白质。组蛋白于1834年由德国科学家A.科塞尔发现。组蛋白对染色体的结构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是由重复单位──核小体组成。每一核小体包括一个核心8聚体(由4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的基本介绍

  干法单向拉伸法:纵向拉伸强度≥110Mpa,(120℃, 1h)热收缩率≤6%;横向拉伸强度≥10Mpa,(120℃, 1h)横向热收缩率≤1%,纵向热收缩率≤6%;穿刺强度≥1.33 N/μm;孔隙率(30-70)%;透气度(100-750)s/100ml。  干法双向拉伸法:纵向拉伸强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