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米粒般的微镜芯片,给机器人带来“好视力”

北理工学子研制的MEMS微镜芯片。 陈静怡摄偌大的车间正紧锣密鼓开展生产,却鲜有工人在机器之间穿梭在智能生产线里,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力,在流水线上完成着工作任务。机器人结构庞大,但并不“莽撞”精准完成定位、抓取、装配、焊接等工步。为机器人赋予光明视野的,是藏身在机械臂上的一块小巧的MEMS微镜芯片。仅如米粒大小的身躯,便可驱动格栅结构光投射在零部件上,为机器人提供清晰图像。日前,由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光芯绘影”团队开发的MEMS微镜芯片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团队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张瑞浩表示,团队研发了微型化、高精度的MEMS微镜芯片,面积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芯片的1/80,检测精度提升一倍。该芯片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还适用于物流、刑侦、医疗等领域。团队在前期调研中考察了DMD芯片和MEMS微镜芯片两大技术。其中,前者芯片体积太大,且始终受海外少数技术寡头垄断,存在技术壁垒;后者虽然体积小,但现有海内外产品存......阅读全文

微流控芯片与微阵列(生物)芯片对比

微流控芯片微阵列(生物)芯片主要依托学科分析化学、MEMS生物学、MEMS结构特征微管道网络微探针阵列工作原理微管道中流体控制生物杂交为主使用次数重复使用数十次至数千次一般一次前处理功能多数技术供选择无集成化对象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高密度杂交反应阵列应用领域全部分析领域DNA等专用生物领域产业化程度

生物芯片和电子芯片有什么区别?

生物芯片和电子芯片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电子芯片和生物芯片有着既远又近的关系。“它们相同的地方在于,都用很小的元件,储藏很大的信息量,输入输出也很大。”杨洪波说。所谓的生物芯片输出,就是在平方厘米大的芯片上,用特制的扫描仪扫出1百万个化学分子的反应信号,“一行一行地扫,小到0.5微米的地方也全部会被扫到

微流控芯片和生物芯片的区别

概念:微流控芯片指的是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构建化学或生物学实验室,它可以把所涉及的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样品制备、反应、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这块很小的芯片上,用于完成不同的生物学和化学反应过程,并通过由微通道形成的网络,使微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实现常规化学或生物学实验室

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多重诱导神经芯片模型

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高度动态和极其复杂的过程。建立体外仿生的组织细胞外微环境,探索和理解这些错综复杂的神经发育过程对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及临床医学都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与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因素诱导的神经发育,对于多诱导因素参与的神经系统发育微环境体外构建及其技术与方法,还有待

全新“生物芯片”:用芯片再造一个你

  想象一下,如果科学家在一块芯片上重塑了一个你,或是你的一部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至少对于医生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创新,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出快速治愈你的方法,患者也不用再经历痛苦的“试错治疗”过程,而且还可以减轻目前医疗系统的负担。  生物芯片  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这一领

双模编解码芯片“星光智能三号”芯片进入量产

  11月18日,由中星微邓中翰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双模编解码芯片——“星光智能三号”已完成功能测试,进入量产。“星光智能三号”芯片是目前国内自主创新的新一代视频编解码芯片,一次流片成功,功能测试进展顺利,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芯片不仅能满足国标市场前端摄像机和边缘端解码/转码及智能分析的要求

美国或将会限制对华芯片出口,韩国芯片被波及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考虑限制向中国存储芯片商出口美国芯片制造设备,其中包括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YMTC)。专业人士分析,如果这一决议落实,可能会殃及池鱼,韩国芯片巨头三星电子(005930.KS)和SK海力士(000660.KS)业务也将受到影响。三星设在西安的半导体工厂据了解,韩国在中国大陆

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多重诱导神经芯片模型

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高度动态和极其复杂的过程。建立体外仿生的组织细胞外微环境,探索和理解这些错综复杂的神经发育过程对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及临床医学都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与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因素诱导的神经发育,对于多诱导因素参与的神经系统发育微环境体外构建及其技术与方法,还有待

射频芯片与基带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关系-(二)

原理:   a. 供电:900M/1800M 两个高放管的基极偏压共用一路,由中频同时路提供;而两管的集电极的偏压由中频 CPU 根据手机的接收状态命令中频分两路送出;其目的完成 900M/1800M 接收信号切换。   b. 经过滤波器滤除其他杂波得到纯正 935M-960M

射频芯片与基带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关系-(一)

一部可支持打电话、发短信、网络服务、APP 应用的手机,通常包含五个部分:射频、基带、电源管理、外设、软件。    射频:一般是信息发送和接收的部分;   基带:一般是信息处理的部分;   电源管理:一般是节电的部分,由于手机是能源有限的设备,所以电源管理十分重要;

生物芯片入门(一):生物芯片及应用简介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

自动组织芯片仪

全自动的概念,除了在蜡块上实现规划,还应包含供体蜡块的打点,肉柱的转移,不同规格钻头的切换功能为全自动控制;设备的设计要整体性,如电脑,软体控制,触屏操控等一体化组合也是必须的。

芯片生化反应概述

 该过程指将从生物样品分离到的蛋白、DNA或RNA样品与生物芯片进行反应,从固定于芯片的探针阵列得到样品的序列信息。由于玻片本身的荧光本底很低,所以可用荧光标记的方法来对生物芯片实施检测和分析,同时具有快速、精确和安全等优点。而且,还可用多个荧光素进行标记以实现一次性分析多个生物样品[1]。玻片作为

基因芯片-简介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然而 , 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就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

基因芯片概念

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生物芯片)技术就是顺应这一科学发展要求的产物,它的出现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光辉的前景。该技术系指将大量(通常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 400 )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通俗地说,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是通过缩微技术,根据分子间特异性地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硅芯片或玻璃芯片表面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按照芯片上固化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将生物芯片划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多糖芯片和神

生物芯片制备

载体材料及要求作为载体必须是固体片状或者膜、表面带有活性基因,以便于连接并有效固定各种生物分子。目前制备芯片的固相材料有玻片、硅片、金属片、尼龙膜等。目前较为常用的支持材料是玻片,因为玻片适合多种合成方法,而且在制备芯片前对玻片的预处理也相对简单易行。载体种类玻璃片、PVDF膜、聚丙烯酰氨凝胶、聚苯

生物芯片技术

一、 概述:     生物芯片这一名词最早是在80年代初提出的,主要指分子电子器件。美国海军实验室研究员Carter 等试图把有机功能分子或生物活性分子进行组装,想构建微功能单元,实现信息的获取、贮存、处理和传输等功能。用以研制仿生信息处理系统和生物计算机。产生了"分子电子学"同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基因芯片-原理

基因芯片(gene chip)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可以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用图11-5-1来说明。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与

基因芯片简介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然而,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就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课题。为此,建立

液态芯片的原理

编码微球:分别用不同配比的两种荧光染料将直径5.6μm的聚苯乙烯微球(Beads)染成不同的荧光色,从而获得多达100种经荧光编码的微球。交联探针、抗体或抗原: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核酸探针、抗体或抗原以共价方式结合到特定荧光编码的微球上。检测反应:先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用不同荧光色编码的微球混合,再加

芯片洗干仪

用于微阵列芯片在亲和结合反应后的清洗和干燥,可对芯片进行自动清洗和离心干燥,与传统手工清洗相比,实现实验流程自动化,提高了清洗的可靠性。

手动组织芯片仪

即供体蜡块的打点,包括供体蜡块的打洞关键2部分都是人工完成。手动组织芯片仪可以满足大部分科研单位因为标本有限,资金不足的欲开展相关科研之需。

微流芯片制作

实验概要微流芯片制作实验步骤微流芯片制作实验指导PDMS芯片制作1.计算:所需PDMS的总量及AB液的量(按含主沟道微结构的硅片所处的培养皿大小);2.称量:先往塑料杯中倒A液,边看示数边滴加,先快后慢,快接近所需克数时,缓慢滴加       天平清零,再倒入B液,A液:B液质量比10:1,同上操作

原位芯片的应用

    原位芯片作为基础材料,它就像一个支点,可撬动多领域的应用,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原位芯片的“助攻”下,电子显微镜观测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能全程高清拍摄每个原子的变化和运动轨迹,借由这项技术,可以研究汽车尾气、废水等。由于原位芯片高通量、少样本量的特性,可满足超快速体外诊断(如用尿液检测

芯片实验室

  一、前言   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称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 µ-TAS)是指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位集成或基本集成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

组织芯片制备仪

  组织芯片技术是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应用范围涵盖了整个生命科学中各个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药物开发的相关领域。凭借其省时、高效、误差小等优点,自诞生以来就获得了生命科学从业人员的热切关注。  那么组织芯片到底是如何制备出来的呢?  简短截说,组织芯片制备就是通过组织芯片阵列

芯片振动失效问题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主要原因是材料疲劳失效。除了晶体以外,解决办法只能是尽量减小震动数量。对于晶体,采用园切片比方切片更耐震动。

芯片自由流电泳

除上述分离模式外,芯片自由流电泳也是芯片电泳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芯片自由流电泳是指在芯片中通过外加电场使样品随缓冲液连续流动的同时沿电场方向进行电迁移,从而按照电泳淌度不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模式。Raymond等采用芯片自由流电泳模式分离了人血清蛋白、缓激肽和核糖核酸酶A,其分离长度为3.1 cm

芯片与测序(二)

  另外,欲寻找疾病诊断标记物的小伙伴可要记住了,无论是mRNA或者lncRNA,HTA平台有更多的基因可作为biomarker。  可变剪切分析是识别基因不同转录本特异性表达的有效手段。其中,RNA-seq可鉴定到23,934个差异exons,HTA鉴定到26,999个差异exons(3698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