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的研究技术实现要素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及产品,将溶解有正极补锂剂的浆料涂布于集流体得到湿极片,对该湿极片进行冷冻和低温低压干燥,得到补锂后的正极材料,通过在冷冻过程中将溶解于浆料中补锂剂通过冷却结晶析出细晶而与正极活性物质均匀混合分布于最终的正极材料中,降低补锂剂的分解电压,提高补锂后正极材料组装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正极补锂剂存在分解电位高、非活性物质残余和对空气和水不稳定性等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将正极补锂剂、水系粘结剂、导电剂、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与水系溶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浆料;且所述正极补锂剂溶解于所述浆料中; 4.(2)将步骤(1)获得的浆料涂布于集流体上,得到涂布的湿极片; 5.(3)将所述湿极片依次经过冷冻和低温低压气化干燥,得到补锂后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阅读全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的研究技术实现要素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及产品,将溶解有正极补锂剂的浆料涂布于集流体得到湿极片,对该湿极片进行冷冻和低温低压干燥,得到补锂后的正极材料,通过在冷冻过程中将溶解于浆料中补锂剂通过冷却结晶析出细晶而与正极活性物质均匀混合分布于最终的正极材料中,降低

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的研究技术背景

  1.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及产品。  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和无记忆效应的优势,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锂离子电池在首次的充电过程中在负

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钴酸锂(LiCoO2)是较早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电极压实密度,使用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因此,钴酸锂是消费电子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对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的要求提高,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高钴酸锂电

4.6V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钴酸锂(LiCoO2)是最早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电极压实密度,使用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最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因此钴酸锂是消费电子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5G手机等对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和体积大小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体

新疆理化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制获进展

  3月29日,新疆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该所康雪雅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以新疆基础锂盐碳酸锂等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结合固相碳热还原法、表面碳包覆、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等技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究成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实现产业化发展

  近日,依托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北京市动力锂离子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一年的技术攻关,掌握了低电压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锰锂(LiFe0.6Mn0.4PO4)的中试技术工艺路线,开发了高电压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和高电压三元素(Li(Ni0.3Co0.3Mn0.3)O2),

锂离子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介绍

  镍钴锰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三元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拥有比单元正极材料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低的成本。钴酸锂是应用最广的电池材料之一,但钴资源日益匮乏,价格昂贵,且钴酸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应用领域介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动力电池、工具电池、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铝壳电池等。  应用前景:由于镍钴锰酸锂是在钴酸锂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成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正极材料,自提出以来,其凭借容量高、热稳定性能好、充放电压宽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镍钴锰酸锂在

喷雾干燥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磷酸铁锂的优势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组成。正极材料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因而新型电极材料特别是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更新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主要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镍钴锰三元材料,与其他正极材料相比,磷

锂离子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性能简介

  (1)高能量密度,理论容量达到280 mAh/g,产品实际容量超过150 mAh/g;  (2)循环性能好,在常温和高温下,均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3)电压平台高,在2.5-4.3/4.4V电压范围内循环稳定可靠;  (4)热稳定性好,在4.4V充电状态下的材料热分解稳定;  (5)循环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