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1.最多见的是ALL和AML的鉴别 除了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外,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还可以利用免疫分型,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及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鉴别,一些非随机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也是ALL特征,而对于起源不同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毛细胞白血病,其鉴别主要依赖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细胞形态学,而对于淋巴瘤白血病期的患者在诊断时常难以与ALL区分开,但由于其在治疗上与ALL相似,故临床上一般无进行精确鉴别的必要。 2.ALL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骨穿和骨髓活检绝大多数极易鉴别,但对于少见的低增生性ALL,尤其是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不良,而原始细胞比例又较低时,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早年有学者提出,对于此类患者可考虑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在数月之内出现迅速的细胞恢复,则ALL的可能性较大,在诊断技术已臻完善的今天,这种鉴别方法似已无必要。 3.一些非造血系统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 当有发生骨髓侵犯时可表现出类似A......阅读全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1.最多见的是ALL和AML的鉴别 除了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外,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还可以利用免疫分型,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及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鉴别,一些非随机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也是ALL特征,而对于起源不同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毛细胞白血病,其鉴别主要依赖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形态学检查以及细胞化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即可诊断,ALL的形态学分型诊断标准如下:  1.国内诊断标准 1980年9月在江苏苏州市召开的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经验交流讨论会,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分型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约占小儿急性白血病的25%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年龄的发病高峰,男女之间无差异。 分 型   1.形态学分型1986年天津召开的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将ANLL分为七型,诊断标准如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

治疗1.一般治疗(1)纠正贫血多数病例在发病时有中等度贫血或重度贫血,贫血的彻底纠正有待白血病的缓解,但在疾病尚未取得缓解而又有重度贫血者,组织缺氧症状明显者,又因在化疗过程中可能加重贫血症状,因此需作适当补充治疗以纠正贫血。一般宜使血红蛋白维持在50g/L以上,以免产生明显的组织缺氧及有关脏器(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其他检查

1.细胞化学染色(1)过氧化物酶(POX)与苏丹黑(SB)染色:各阶段淋巴细胞均阴性,阳性的原始细胞小于3%。(2)糖原(PAS)染色:约20%~80%的原始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3)酸性磷酸酶(ACP)染色:T细胞阳性,B细胞阴性。(4)其他:非特异性酯酶及溶菌酶均呈阴性反应。2.免疫学检测根据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的改变是本病的特点。白细胞总数可高于100×109/L,亦可低于1×109/L。约30%在5×109/L以 下。未成熟淋巴细胞在分类中的比例可因诊断早晚和分型而不同。多数超过20%,亦有高达90%以上者。少数病人在早期不存在未成熟淋巴细胞,此类白血病分类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贫血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白血病发生通常有两种机制,一种依赖于原癌基因或者具有原癌基因特性的混合基因的激活,由此产生的蛋白产物影响细胞功能,另一个机制是一种或多种抑癌基因的失活,如p53和INK4a,编码p16和p19ARF,p5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使DNA受损后无法修复的细胞走向凋亡,MDM-2原癌基因是p63基因的拮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分析

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较为公认的因素有:①电离辐射:接受X线诊断与治疗、32P治疗、原*****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②化学因素:苯及其衍生物、抗肿瘤药如烷化剂和足叶乙甙、治疗银屑病的乙双吗啉等均可引起白血病,特别是ANLL;③病毒:如一种C型反转录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可引起成人T细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ALL相似。但淋巴结、肝、脾肿大不如ALL显著。M3型常合并严重的出血和DIC。牙龈肿胀多见于M5型。皮肤浸润较ALL多见,常见于M5型,且多发生于一岁以内的婴儿。绿色瘤多见于M1、M2型。约10%~20%的病人在初诊时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M4、M5型多见,尤以小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

治 疗  1.化疗 化疗原则与ALL相仿,分为①诱导缓解治疗;②巩固治疗;③维持治疗;④庇护所预防。  尽管ANLL的化疗有很大改进,但治疗效果远不如ALL。目前治疗方案不统一,差异较大。一般认为疗效较好的方案是蒽环类与Ara-C的联合应用。其他常用的药物有三尖杉酯碱、6-TG阿霉素(Adr)、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