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安光所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实现泄漏气体云3D成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存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大型设施逐渐增多,给该区域设施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因而在泄漏发生时,快速了解泄漏气体的成分、浓度、位置和分布等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安徽光电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光所”)研究人员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气体探测技术,开发出一种创建泄露气体云3D图像的方法,实现了污染气体云立体图像的被动遥测,能够测出的图像能够显示泄露的位置、体积、浓度等详细信息,可用于提供早期泄露预警。相关成果表在Optics Express上。 红外光谱成像检测技术,是以FTIR气体探测技术为基础的在线监测技术,该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检测范围约5公里的实时测量能力而被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远程定量检测。 研究人员在单个FTIR的遥感成像获得气体泄露的二维信息的基础上,使用两个系统从不同角度获得气体云的2D测量值。然后使用GPS和陀螺仪传感器获得的位置信息对该信息进行空间登记。将数据......阅读全文

红外热成像监测气体泄漏,让我们身边更安全!

痛心!湖北十堰爆炸事故致多人死亡!红外热成像监测气体泄漏,让我们身边更安全!据相关媒体报道,6月13日在湖北十堰某菜市场发生了因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现场,画面公开后让人揪心。14日晚官方通报,事故已造成25人死亡,共收治病员138人,其中37人重伤。公布的事发前和事发后现场画面对比看出此次爆炸威力大,

安光所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实现泄漏气体云3D成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存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大型设施逐渐增多,给该区域设施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因而在泄漏发生时,快速了解泄漏气体的成分、浓度、位置和分布等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安徽光电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光所”)研究人员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气体探测技术,开发出一种创建

国外大学研发新型红外摄像头 实时探测多种工业气体泄漏

  由卡洛斯三世大学红外实验室(LIR)研究人员研发的该项专利技术,获得了卡三科学园区孵化园的大力支持。  该技术通过一台可识别化合物红外特征(红外线是一种比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电磁和热辐射)的摄像头,探测出 肉眼无法看到的气体泄漏。  该系统被命名为气体传感系统 Gas Sensing System

检测气体泄漏的新型装置

  工业操作或者运输气体有可能存在气体泄漏的危险,特别是那些有害气体。“一方面,会造成安全隐患,因为这些气体很有可能是有毒有害的;另一方面会使二氧化碳超标。” Sensia Solutions公司CEO,卡三红外遥感与成像传感器实验室研究人员弗朗西斯科· 科尔特斯(Francisco Cortés)

VOC气体监测和泄漏检测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光化学反应的主要反应物,也是造成城市和区域光化学烟雾及灰霾等复合型污染的重要成分。VOCs具有渗透性强、脂溶性高、沸点低等特点,且大多数VOCs组分还具有毒理特性,许多VOCs组分(如苯、四氯乙烯)已被确认为潜在的致癌物和有毒有害物质。VOCs主要来源于人为和天然,而城市大

保定市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BDGK2021108项目名称:购置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项目预算金额:4840000最高限价(如有):4840000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四台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具体技术参数如下:(1)探测器类型:制冷型(T2SL)二类超晶格探测器(2)工作波段:3.2-3.5μm

便携式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特点

  1.容易使用  2.分析组分可选  3.ppm以下级检测灵敏度  4.灵活多样可升级  5.轻巧便携式

红外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IR)是一种吸收光谱,对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有鲜明的特征性。任何两个不同的化合物(除光学异构外)一般没有相同的红外光谱,因此运用红外光谱可以确定两个化合物是否相同。此外,一些官能团,虽然在分子中的地位不同,但也可以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发生吸收。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可以找出分子中含有哪些

气体传感器在气体泄漏事故处置中的应用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种类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增加。这些气体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引发中毒、火灾甚至爆炸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气体本身存在的扩散性,发生泄漏之后,在外部风力和内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气体会沿地表面扩散,在事故现场形成燃烧

气体传感器在气体泄漏事故处置中的应用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种类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增加。这些气体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引发中毒、火灾甚至爆炸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气体本身存在的扩散性,发生泄漏之后,在外部风力和内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气体会沿地表面扩散,在事故现场形成燃烧